美文网首页
你还不知道训练写作是有特定方法的?做对了事半功倍

你还不知道训练写作是有特定方法的?做对了事半功倍

作者: 墨子连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22:45 被阅读0次

    文章之初是遣词造句、之后条理、最后境界。

    1、要遣词,先要有词汇量的积累,成语是词汇中的精华,积累词汇从成语开始。学习成语,不只要弄明白成语的含义,还要记住成语的出处,把成语所在的原句都背下来,例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来自李白的一首《长干行》,”朗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样就可以更深刻的领会成语的含义,同时由于有了多维度的信息也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另外,成语不能只学不用,弄清楚一个成语的来龙去脉之后,马上用这个成语造句,学以致用。千万不要轻视这个过程,写文章同样是一种实践活动,一定要在实践中去层层迭代才能有所进步。熟悉并能够应用所有常用成语达到及格。学习成语的同时,需要读书,大量的读书,遇到不懂的词汇就查词典,通过此方式积累成语之外的词汇。当读白话书籍不再有没见过的词时,达到及格。此时达到了入门的0段。

    2、有了词汇的积累,可以开始实践了,从写日记开始。给自己确立一个小目标,例如每天至少写50字,注意目标一定要设的小,这样完成目标才没有压力,在起步阶段压力并不是好东西,他会使你望而生畏以至于止步不前。积极的看,不管目标有多小,积累起来就蔚为壮观了,即便每天只写50个字,实际上只要动笔大多数情况下50个字是挡不住的,所以一年至少也可以记录几千字,同时,可以把每一天的日记记录在一页纸上面,如此下来一年就可以记一本,回头看时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日记的内容当然可以随意,但是注意一点,就是尽量变换句式,不要每篇都以”今天我“开头,至少可以改成”这两天一直“或者”这段时间思考一个问题“一类的句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句式储备,为之后的文章坐准备。与此同时,要继续增加阅读量,成语仍然需要继续累积,常用成语掌握之后,开始学习一些不经常见到的成语,方法还是一样,要学习典出自哪里,上下文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同时,作为成语的扩展,可以开始读诗了,诗句是语言的精华,与成语异曲同工,有了诗句的积累,文章中就不止可以引用成语,更可以引用诗句,如此一来遣词水平又有了提升。读诗可以从《唐诗三百首》读起,第一个周期可以粗略的浏览,主要读诗的韵律,在唐代很多诗都是配有乐曲的,相当于现代的歌词,所以起初读诗可以只大概理解一下含义,主要欣赏其韵律。第二个周期要精读,把所有不明确的字的含义仔细查一遍,再放回到诗文中去更深刻的理解诗句的含义,直到没有不明所以的诗句为止。第三个周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去做整体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含义,当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诗句,而不是逐字逐句去翻译诗句,诗之所以为诗正是因为其凝练,以其凝练才有了意境,好比一只鹤,看上去优雅高贵,但是如果你把它杀死切成块煮了,就跟鸡肉没了区别,诗也是这个道理。最后一个周期,就是体会诗的意境,当然这一点最难,需要自身有足够的文学功底和社会阅历,但是这不妨碍你产生模模糊糊的感动,至少你知道哪些句子自己很喜欢,虽然说不清为什么喜欢,但就是觉得很美,这很正常,表达比理解更进一步,所以能够理解未必会表达,能读懂文章未必能写好读后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并不用着急,一点一滴积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喜欢,就可以把这些诗句背下来,当然如果能够被整首诗就更好,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诗,其实句句都值得珍藏在记忆里。在此之外,可以开始读一些散文和杂文,为下一步开始实践写作做一些积累。个人喜欢鲁迅的散文和杂文,严厉但不流于尖酸刻薄,当然鲁迅的文章太过堂堂正正,有些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初学者可能不容易读得下去,如果这样倒不如按照个人喜好找一些经典的散文杂文来读。每次读到好的文章,自己就会有动笔的冲动,好像看到美食节目自己就饿了是一样的道理,正好趁热打铁,把自己学到的新的成语、诗句、行文技巧发挥到当天的日记里面。至此,可以升为1段。

    3、《唐诗三百首》里面短诗居多,因为是启蒙读物,有了成语唐诗的启蒙之后,可以读一些宋词。词又叫长短句,比诗具有更丰富的节律变化,同时又保留了诗的凝练也因此保留了境界,所以词的入手难度并不大。再者,可以读一些长诗,叙事诗,这些诗词中用典很多,可以一一去追根溯源,这些典故是写文章更高级的素材。诗词读多了,也会有种跃跃欲试执笔题诗的冲动,那就尝试着开始写吧。起初写出打油诗并没什么,逐渐的把打油诗里面的俗字替换掉,把用典提升上来,格律更自如一些,自然就会逐渐提高了。但是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写词,词的格律比诗复杂,所以叫做填词,这个阶段花精力去研究格律是得不偿失的。可以开始尝试写议论文,也就是对某件事或某个观点发表个人看法的文章,最好的样板就是《毛泽东文选》,当然主席的文章写作风格非常鲜明,不太适合模仿,但是可以学习行文思路,议论文条理是核心,遣词造句反而次之了。另外,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也是议论文的典范,而且堂堂正正、工工整整适合初学者模仿。议论文的下限很高但上限很低,如果调理清晰写好议论文并不难,当然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需要更庞大完善的个人价值判断体系作为支撑,同时要形成自身风格,毛选就是榜样。写好议论文, 可以升为2段。

    4、诗词读得差不多也背诵了不少之后,对文言文应该有了一定的好感,能够逐渐感受到文言的凝练与深邃,这时可以读一些文言文章,文言文的经典必读《古文观止》自然是绕不开的,其中收录的文章之美感不亚于诗词,首先通读两遍,再反复精读,甚至通篇背诵。翻烂了《古文观止》就可以追溯其中收录的文章,去读原书。还是先通读,读两遍对字句熟悉之后,再开始精读。如果上来直接精读,进度比较慢,而且阅读不连贯,内容又艰深,这种读书方式对读者很不友好。一定是通读几遍不求甚解,读熟了,读到每句话都似曾相识不再有陌生感的时候,再开始精读,去查每一个字的含义,去查每一个用典的出处。汉语的文章是从《诗》开始,也就是《诗经》,到《尚书》,到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以至于后世文章这一脉络延承至今的,白话文只是从民国才开始,所以绝大部分的给养还是保留在文言文中,就算白话文写好也需要引经据典,成语诗句的引用自不必说,即便是毛主席把《愚公移山》的典故用白话讲出来,但是典故还是古文中的,甚至白话文以来,中国语言并没有大的发展,当然时间还短积累有限,毕竟从民国提倡白话至今还不到100年。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文言文的停止,使得成语诗文的发展也停滞了,不免令人对汉语的生命力产生担忧,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应该另起一篇谈。就现状而言,丰富词句和典故储备通过阅读文言经典是一个有效且必要的途径,同时,也鼓励各位尝试文言文写作,文言文的春秋笔法可以写出或深邃或高远的境界,这点与白话文是互为补充的。这时,成语、诗句、典故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数量,可以尝试写作散文和杂文了,杂文也是一种议论文,只不过更活泼幽默没那么严肃。边写作边阅读,与一切技能一样,文章也要从模仿开始,他可以帮你避开很多初级误区,少走弯路进步就快,不要闭门造车,不要重复发明轮子,既然有了好的模版和框架,就先用起来,用出了心得自己再迭代优化,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好的散文很多,中外都有,经典的散文集都可以读,鲁迅、朱自清、林语堂、周树人等等,但是读下来还是鲁迅最堂堂正正。国外也有很多好的作家,马克吐温、莫泊桑等等,都可以读,但是外国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有些翻译的不好带着翻译腔,不要学习这种写法会被带偏。鲁迅也有个问题,因为是文白转换时期,鲁迅早起的文章还都是文言文,后来转成白话,但是这个转化时期的文章有些文白混杂,这种风格并不是鲁迅有意为之,但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独特腔调,不鼓励模仿这种民国体,模仿了之后还得刻意纠正,南辕北辙。这时的日记中,就可以有散文和杂文文体了,当然严肃的议论文也可以写写,只是一般人恐怕没什么兴趣。这时达到3段。

    5、3段是个瓶颈,因为文体都掌握了,词句典故积累的也足够,议论文的条理也写得清晰,剩下的都是细节和积累问题,所以很多人都会卡在这里不好再提升了。到这里,想要有突破,三件事必须要做,一是多读书,二是多思考,三是多写作。由于每天写日记,写作量应该是够的,但是每天的日记要逐渐提升质量,遣词造句、行文条理等等都要丰富严谨一些。另外,可以写一些文章发表到微博、朋友圈等公开场所,这样可以倒逼自己拿出水平用心写,否则拿出去也觉得丢脸。另外,就是要加大阅读量,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文言和白话都要读,文言已经读完了唐诗宋词、翻烂了古文观止,继续扩展下去,可以读《世说新语》,这是一部文言”八卦“,读起来不枯燥;《道德经》《庄子》《论语》等等诸子百家的书,都要读;《春秋》以及《三传》,《史记》《前后汉书》《资治通鉴》以至于全部二十四史等等史学经典也是必读;唐宋八大家的文集要读,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读书的同时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读书是与先辈伟人的交流,交流的目的是塑造自身的价值观,文章表达的是思想,有了价值判断思想才有体系有深度,思想有深度文章才能有深度,当然这是一个更大的话题了,我会在《如何建立价值观》中谈到。既然谈到了塑造自身价值观,可以读一读世界各国的经典名著,也可以读哲学著作,但是最好从通俗的哲学著作开始读起,严肃哲学著作太晦涩非常不友好,记得我硬着头皮读了萨特的 《存在与虚无》真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学习哲学用这个方法显然不好,关于如何学习哲学,我会在另一篇中谈到,这里就先略过。想要突破瓶颈,估计经典阅读量至少要在500部以上,注意,这里说的是经典,通俗小说阅读不算数,为什么要读经典我在《如何读书》中谈到过,这些达到了就可以升为4段。

    6、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的价值体系会逐渐完善,认知也有了突破,发现了很多原本不知道的领域、学会了很多原本想不到的方法,这都是写文章的内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技术达标之后,文章就再难有好坏之分了,或者说文章的好坏就是思想的好坏,而思想又怎么分得清好坏呢,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好的,与自己相左就是坏的,这是人的本质问题,既然思想没有好坏文章自然也就没有好坏了。所以到了4段以上,就难以再有标准衡量了,所以这里只说一说技术路径。读遍经典,逐渐构建起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后,可以尝试着写一些小故事或者叫小品文、微小说等等叫法都有,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写小品文最难的是找题目,命题作文往往好写,因为最难的命题部分已经解决了。要自己命题就难了,硬着头皮写还真不知道写什么,这也是作家们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也叫灵感问题。这需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和积累素材,要形成自己的一个素材库,每次遇到有趣的人或者事或者有了新奇想法马上记下来,放进素材库中,想写作的时候去素材库搜索命题。当你写了100个小故事后,应该已经养成了积累素材形成命题的能力,此时升为5段。

    7、有了写小故事的能力,可以开始尝试写一些更复杂的故事,也就是短篇小说。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试着写更复杂的故事,就变成了中篇甚至长篇小说。能够写出3部中篇小说就可以升为6段。

    8、作为业余写作爱好者很难写作长篇小说,素材积累和时间精力都不够,当然以你现在的写作能力,假以时日收集足够多的素材,下定决心全职创作的话,出长篇小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爱好者来说,这种做法投入产出比不高,一是因为有经济压力,二是因为可以把时间投入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甚至一些极致体验,对于追求绝对自由而言,那种方式更加有效。虽然不值得投入精力全职写作,但是却可以写诗,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诗文表达出来,功利而言可以宣泄情感使得身心愉悦,更高层面的,诗是对美的创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既然命运要执子之手把美带到人间,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文章反应的是思想,写好文章必要建立完善的思想价值体系,技术可以使文章丰满,技术的更高层次是艺术,复杂的思想无法用文字表达,但是可以通过高超的写作技术体现,这就是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还不知道训练写作是有特定方法的?做对了事半功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il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