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早训练孩子读书的兴趣,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舞台。其意义在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度,除去偶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针对小学生,我们提倡家庭教育亲子共读活动。
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根据孩子每天家庭作业的分量,希望家长给孩子“开小灶”引导读书。时间不长,每天睡觉之前三十分钟左右。一年时间的坚持,提高孩子对书的兴趣,并在语文表达能力上会有明显改变,表现在学习上,孩子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一般不需要家长额外辅导,课本上的思考题,有的能独立解答,有的稍作提醒便可解答,让孩子逐渐习惯了家长们的引导和陪伴。
亲子共读的过程,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亲近阅读,走进作品,接受真善美的洗礼的过程,也是孩子积累语言、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的过程。更是家长和孩子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悄无声息但影响深远。
亲子共读还可以是我读你听。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手段,如果家长能坚持每天给孩子读点优秀作品,那再好不过了。通过家长有声语言,将文章读给孩子听。
家长必须先自己读一遍,并产生自己的阅读感悟,才能情感还原,读出作品的味道,帮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文字、体验情感、揣摩人物。才有可能不时抛出问题,引发孩子思考,有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每次阅读,耗费30分钟左右,在共读中引导孩子与作品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同时进行对话。有了对话就会伴随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效解读文本,有效解读了文本才能培养语感。
亲子共读还可以提高孩子写作能力。阅读之于写作,两者关联之密切,已成共识。通过家长入情入境地朗读,孩子的情感会浸染得细腻丰富;通过潜心会文,孩子的语感会不断增强,文中的特色语言会潜移默化进入孩子的言语表达系统;通过揣摩体会,文本的独特表达技巧会被迁移内化、吸收借鉴;通过边读边想象,孩子的形象思维会在文字与想象画面的反复转换中得到开发训练,把阅读向作文迁移。
(作者:范明明 亲子教育指导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