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语文及阅读就是素养形成中的吃吃喝喝,语文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课堂阅读教学就像是一日三餐,老师就是那个会做家常便饭的厨师。有的老师擅长讲小说,有的老师倾心于古诗词,有的老师热衷于细致入微剖析文本,有的老师致力于大刀阔斧去粗取精。这就像每个家庭主妇,亦或是家庭煮夫都有其一两道拿手菜:西红柿炒鸡蛋、酸辣土豆丝、紫菜汤、醋溜白菜……所不同的是,有些人会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营养丰富的新菜品;而有些人,永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和土豆丝。
因时而变,适应发展,孩子的成长必然会大受益裨。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孩子的成长纵然不会立刻终止,但负面影响大抵还是有的吧。
相比较课堂,课外阅读就好像偶尔为之的大餐或者农家乐。盛宴当前,让孩子们欢欣鼓舞,大块朵颐,不亦乐乎。从成长来看,一日三餐肯定是放心的,如果我们忽略食材在生产过程中的滥用化肥,过度使用农药等问题,至少我们老师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可以使用地沟油,也会尽量避免转基因食品(前提是生产厂家会如实标注)。但是,在外面吃饭呢,这些问题就比较可怕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吃的白菜叶有没有残留老鼠的唾液,你也不能肯定自己吃到的白米饭是否源自中朝边境的东北大米。
所以,出于营养结构均衡,调剂膳食结构的需要,阅读课外书是必要的。特别是自己饭不好吃,或者没人做饭的情况下,自己捣腾点野菜什么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天天下馆子,一费精力,二费钱财。从长远看来,似乎也不太现实。
流行文化更像是碳酸饮料,甘甜可口,色泽喜人。口干舌燥之时饮之,沁人心脾;百无聊赖之时品之,心旷神怡。然而,这些口感很棒的流行文化,却不能时时畅饮,制造商以“商业机密”为理由,拒绝告诉公众,他们在里面都掺了什么内容。青少年长期饮用,据说会引发“早熟”,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招致自然最无情的反击。口舌之享受有多少化为成长之必要呢?至少在当时是不会考虑这些的。
流行文化大多是色泽光鲜的肤浅,偶尔为之,并无大碍。以此为乐,且乐在其中,不思进取,终会酿成大问题。
考试及测验是什么?大概相当于体检吧。检测这一阶段语文学习的情况,也就是给成长把把脉,看看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有多少。既然考试是体检,那么讲题就是开药治病了。
有病了就得吃药,光吃饭或者喝鸡汤是没什么用的。但是,这治病呢,讲求的是“对症下药”。这个要求对于我们目前的班级授课,甚至大班额的授课来说,就显得有些荒谬了。我们的讲题就相当于抬了几大箱的止疼药或者广普抗菌药,虽然不至于把人吃死,一定时间内会缓解病痛,甚至个别人也神奇地治愈了,但对于大多数的病痛,是谈不上疗救的,就更不要说根治了。
既然讲题是吃药,那么妄图通过吃药来健康持续地促进成长,是不是就有大问题了呢?——药毕竟是药,是药三分毒,一日三餐把药当饭吃,不把身体吃垮了才奇怪了。所以,语文的成长,不太可能通过刷题讲题来促进。吃药的同时还得吃饭呀,空腹吃药有时会适得其反的。因此,即便是毕业班,也不要把学生变成“药罐子”,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不可少。
再说说各种辅导机构吧,这些机构打着“名老中医坐诊”“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的旗号,其实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赚钱就赚钱吧,这个大家也都能理解。有需求就有市场嘛。问题是,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充满着陷阱。既有全国连锁类似于“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大型机构,也有依托某位“名医”而成立的中小型诊所,更有缺乏资质,坑蒙拐骗的黑诊所。
这些机构,正规一点的,会有大量拥有一线教育教学经验的“名医”,在人数比较少的情况下,“治疗效果”会非常明显。也有一些不懂教育,只会融资赚钱的大机构,店大欺客,大量启用没有任何经验但形象气质俱佳的“新手”,用花里胡哨的内容,大肆骗钱。更悲催的是,有些家长不甄别选择,让学习成绩欠佳的孩子落入了“黑诊所的庸医”手中。这样就别说治病了,不给治残治死就算命大了。
不管怎么说吧,生病了才应该吃药,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就别滥用药物毒害自身了。考试不是越多越好,不注重一日三餐、膳食均衡、荤素搭配、加强营养,隔三差五去集体体检,完事儿还给每人塞一大包药,这事儿是不是荒谬可笑了?
只吃药,吃不出健康的成长。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呀。只有我们秉持“没病不找病,有病不怕病”的原则,注重课堂阅读,重视“家常便饭”,合理选择健康的大餐,少吃或者不吃“垃圾食品”,才能真正保证健康快乐地成长。一旦“生病”也应选择正规的、信得过的“医院”,才能匡正错误,促进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