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提问到了张皓哲——我立马后悔了。因为他的胆子太小了,回答问题总是吭吭哧哧,像嗓子眼里堵了一个鸡蛋似的。果然,他站起来后,抬眼看了看我,立马低下了头,脸随之红了。
我问他:“会吗?”“会......”“做了吗?”
他点点头。你又会又写好了,那就说啊!只需要大声读出来就行了!他不说话。别怕,说错也没关系,我也不会责怪你,大胆说。仍是不吭声。害怕我?不会吧。我批评过你吗?他摇摇头,脸越发红了。
课堂陷入了僵局。任凭我怎样动员,劝说,任凭我说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他的嘴就像上了锁一样一言不发。幸好,救命的下课铃响了。我摆摆手让他坐下。
何止一个张皓哲啊,班里还有好几个“闷嘴葫芦”。毛堂鑫、麻仪凡、崔雨薇等都是这样。他们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缺乏自信,极少在公共场合发言。一旦叫到自己,便忐忑不安,唯恐出错丢丑,于是干脆选择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怎么办?
第四节延时课,我把张皓哲、毛堂鑫叫了出来,带到了操场上。他俩一脸狐疑地看着我。
“挑战一下,敢不敢?”
“敢!”
“只要你大胆地背诵一首诗,让我听见,就算你成功!”
他俩对视一眼,满脸的不相信。
毛堂鑫先来。他站在操场东边一棵桃树下,我站在他西边操场上距他大约20米处,他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背了一首《采薇》;我往后挪了挪,他又背一遍;我再往后挪动一次——这次都到西跑道上了。三遍,清清楚楚,掷地有声。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张皓哲也大声背了出来。我如法炮制,又叫出了麻怡凡和崔雨薇。
大声喊出来。大声叫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