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读书,要先学会如何读书
证明:一位青年朋友问我:老师,我感觉自己读管建刚老师的书没有什么用啊?还有这事儿,我可是很崇拜管建刚老师的。也曾写文章推荐过管老师写的一系列书。
我连忙问,你任教哪个学段的学生?
朋友说:高中。
这也难怪,管建刚老师是小学老师,他面对的问题也只是小学才可能出现的,自然不适合初中和高中的教师。因为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以及学校的管理重心,都是差别很大。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老师,你会读书吗?
有朋友会说,只要有眼睛认识字,那还不会读书?也不尽然。那天,我看到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在读《不跪着教书》,很是诧异。也有老师在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有的书,适合管理层,有的书适合一线教师。不是哪位专家一说,我们就趋之若鹜,盲从不是好事儿。
教师要读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作者的身份和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小学老师,你就先读小学一线教师的书,到一定阶段,你再拓展其它领域。
基于问题的专题阅读对有益。一位老师,对班级管理
教师读书,要学会迁移。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迁移的过程。跳出教育看教育,从日常生活琐事反思教育问题。比如我读都梁的《亮剑》,从亮剑精神,更多的是联系到如何进行班风和校风建设。我从金盾出版社的《如何养羊》,从头羊的培养和训练,想到了如何进行班干部的培养,让班级小助手如何充分发挥作用。我从《西游记》中,想到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一种职业信仰——教育让社会更美好。只有具备这个职业信仰,我们才能跋山涉水,不惧艰险,才能不抱怨收入低,职称难晋升,才能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成就自己。只有具备了职业信仰,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迷失自己,不盲从权威。
教师要多读书,先要学会如何读书。李笑来说,学习学习,再学习。要学习,先要学会如何学习,然后再去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读书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