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中国人很熟悉的一句话,而且自古以来,大家都倾向于相信人性本善,这从侧面也反映了人性的善。
既然有善恶之辩论与区分,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善恶,而且我们内心也能明确感知的。那么它们的内容、区分以及后面如何应对,我们来剖析一下。
首先,从含义来看。善,指的是那些美好的东西,对别人有帮助、造福他人的行为。恶,与之相反,就是伤害别人的行为。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具体区分就需要智慧了,而不仅仅是靠常识。
其次,从目的来区分。人们对于善恶的评价,都是从行为层面出发的,但是只注重行为本身,就会造成黑白颠倒的情况,这也是恶的表现,即使本意是好的。
举个例子,一个毛头小伙儿,来到卖猪肉的摊位,劝大家不要买他们家的猪肉,甚至往猪肉上撒脏东西。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对这个小伙子投来恶意的眼神,觉得他是在恶作剧,甚至想要打他。然而事实是,小伙子昨天晚上听到了肉铺夫妻的对话:他们家的猪病死了,丈夫想着把猪埋了,而妻子觉得好不容易养大的猪,费了那么多粮食,卖掉还能赚点。在妻子的诱惑下,丈夫也妥协了。所以出现了上面的场景,小伙儿本来不想管这种事,觉得和自己无关,可是他还是觉得不能不管,又因着丈夫还有一丝良心,所以不想大庭广众之下揭发他们,不然他们夫妇就没有颜面在街坊邻里生活了,无奈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大家现在知道了,眼见不一定为真,恶的行为背后,可能正是善的目的,所以要看行为的目的是不是造福别人。
最后,善恶的行动方法论。苏格拉底曾说过“世上没有想要作恶的人”,我们本身都有趋利避害、惩恶扬善的心,只不过面对世上的诱惑,心里的小恶魔在很多时候都会战胜我们的小天使,所以陷入了欲望的陷阱之中。
我们要做的也很简单,就是不做害羞的事。当恶的想法出现时,欲望的心开始蠢蠢欲动,我们就要问自己:这样难道不会羞愧吗?给小天使更多的力量。
善与恶,就像阴与阳,他们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映照的。就像辛德勒一样,开始做恶的,并不能够说明以后一直做恶,在某个时点,小天使长大点的时候,恶就成为了善,以前的恶越多,就会越善,人性使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