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工后,我去了健身房,做了45分钟的无氧运动,接着冲澡干蒸。几乎一切照旧,唯一不同的环节:我在干蒸的时候,为了能给我的老腰做个“贴壁式”的热敷,而扎了个马步。可偏偏事与愿违,马步刚扎完,腰部还没体会到热流进体,贯穿全身的滋味,脚上拖鞋硬是和地板发生了冲突,顺着地板向前延伸的方向滑了出去。这种环境下,滑倒的结果肯定是及其悲惨的。可当意外发生的那一刹那,我似乎感觉到了身体每一微妙发生的姿势变化,我没有顺着这个速度任由自重滑落,而是集中精神,由尾骨开始一节节操控,直至后脑勺触墙。整个滑倒过程被自己完全控制住了,毫发无伤,只是后脑勺在身体下降的过程中触碰了墙面,有点眩晕。
被撞击后的大脑更清晰了。
几秒后,突然感到脑后区域变的轻松了,思路也更清晰了。而尾骨开始由下而上的每一节脊柱都得到了延伸和拉长,感觉好极了。
有比较才有认知,我很肯定之前被撞击的部位有少量堵塞,随着击打的出现,神经源被疏通了。
这场有惊无险的经历,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反脆弱》这本书
世界充满了随机事件,而且往往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与此同时,人类行为也是无法预测的,由此带来的不可预测性,使得世界的脆弱性越来也强。
脆弱如此可怕,那么,脆弱的反面是什么。是坚强,坚韧么?
并不是,坚强或坚韧只是保证一个事物在不确定性中不受伤,保持不变,却没有办法更进一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脆弱的反面应该完成这个步骤,不仅在风险中保全自我,而且变得更好,更有力量。
做个类比的话,坚强或坚韧就像一个被扔到地上纸团,不会摔坏,但是也只是维持了原貌,这还不够。和纸团相反,乒乓球扔到地上非但不会摔坏,反而可以弹得更高。乒乓球拥有的就是脆弱反面的能力,也就是反脆弱。
反脆弱性是生命体的特征。
生命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反脆弱性,生命体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避免伤害,同时在这个过程里锻炼强化自己。
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给你带来进步机会的挑战,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要努力从中获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