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者: 金猫咪刀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4:04 被阅读21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坦白说,我很喜欢历史,因为我总觉得,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来处,最不该被遗忘和轻视。而文物古迹,让我们的历史更加具象化,也是最不应该被破坏和践踏的。

    2018年,交通问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北京城就像一张大饼,越摊越大,越来越臃肿。终于,政府决定,就要迁到通州区了。梁思成先生五十年前的话,犹在耳边。没想到,一语成谶。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期,北京的老胡同尚有七千多条。到了八十年代,只剩下三千多条了。近十几年轰轰烈烈的拆房改造,更是使得北京这种最具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老胡同急剧减少,每年有近六百条老胡同消失。

    最早是钟楼,牌楼,古城墙,接着是古建筑,文物古迹,再然后是四合院,老胡同,再再然后呢,我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

    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梁思成先生痛心疾首的哭诉: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抗战期间,梁先生抱着一个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以及对古建筑的热爱,对日本的京都,奈良的保存至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对这个生养他的北京城,他无能为力。

    梁先生还是太乐观了,五十年过去了,无知的破坏行为依然在继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可叹今人只知道文物保护,却不知道文化保护,直接后果就是失去我们最独特最具内涵的文化载体,这种载体是什么呢?是钢筋水泥森林般的高楼大厦?是蛋状或裤衩状的后现代建筑?不,是古城墙和古建筑,是牌楼和钟楼,是四合院和老胡同,这些甚至拥有上百年的历史遗存,蕴含着无比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保留到今天,是历史的馈赠。倘若在我们手中就此湮灭,岂非是一种罪过?要知道,历史,是无法复制的啊。

    当然,绝不是说为了保护古城,就不搞城市规划,不搞经济建设了,其实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当年“梁陈方案”就很好呀,提出单独保留古城,在古城外围划出一片区域作为行政中心,既不破坏老北京城的格居,又保证了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

    可惜,这个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积极意义的方案,不仅在当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到今天为止,仍然被弃之如蔽褛。现在的北京城,不,应该叫北京市更合适,曾经那座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格局,已经被破坏殆尽。

    四九城再也不能称之为四九城,元代的秘宝塔没了,古色古香的明清牌楼没了,康有为和孙中山曾经发表演讲的粤东新馆没了,整整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蔡元培先生的故居没了,为保护北京古城呕心沥血的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也差点惨遭毒手,他们甚至连故宫的脑筋都敢动(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由出了一身冷汗),那么,破破烂烂的四合院和老胡同自然更是不在话下了,有识之士救救古城的声音,如蚂蚁撼大树,始终抵不过推土机的轰鸣声。

    现今北京的城市规划学的是香港。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城市,如巴黎,伦敦,罗马,但凡是稍微有些历史价值的古建筑,都是被不遗余力的救护的对象。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建筑的命运正好相反,被不遗余力的破坏着。

    尤其是这几年,房地产行业风生水起,全国老房改造运动一片红红火火,但是改造的不只是老房子,还有数不清的古建筑,因为它们同属“违规建筑。”

    老北京城的悲剧就在于,当初由于共产党人的远见在战争时期得以保存下来,在和平时期却被慢慢的毁掉。“两会”期间,一大半的议题几乎都与房价有关,就如何有效遏制房价代表大人们讨论了一遍又一遍。

    可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我记得几年前,两会刚结束,北京一天内就出现了三个地王。这意味什么呢?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无数以“异地保护”为名的古建筑,美丽的王府花园,浓浓人情味的四合院,以及各具特色的老胡同,在北京城里大片大片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冰凉的,现代化楼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sr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