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小书。
本书的作者奥斯丁•克莱恩是一名作家和艺术家。在我的书架上发现还有他的另一本书《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
乔布斯喜爱毕加索最广为流传的名言之一并将它改作:“好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窃取。”
本书的作者同样认为所有了不起的创意都是借鉴而来的,创意人根本不必担心被谁影响。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将别人的点子拆解重构,变成自己的灵感养分。他这么认为的,也就这么做了。
书中说了10个秘籍,印象深刻的有3个。
01 模仿的更高境界是变成自己的
任何好的创意绝非是无中生有的,所有的创意关键都是它从哪里来的,没有什么是真正原创的。
梁宁产品30讲中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19世纪70年代后期,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高得惊人。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塔尼繁忙工作之余,去巴黎动物园散步。看到了从小鸡孵化器中刚孵出的小鸡,在温暖适宜的环境中蹦蹦跳跳(那时鸡鸭等都是动物园里的观赏动物)。他萌生一个想法,聘用了动物园的家禽饲养员奥迪尔·马丁,两个人合作用小鸡孵化器的模式,制作出了给人类的婴儿恒温箱。
“模仿”就是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学习一样新的事物可以模仿,但不是创新。斯蒂芬·塔尼并没有直接用孵化器去做婴儿的恒温箱,而是根据婴儿适合的环境发明了恒温箱。窃取是指你拿走了某样东西并对它做出很大改动,由于创新是如此不露痕迹,改变如此之大,以至于它看起来完全是你自己的东西。窃取是说你拿走了某物并把它变成你自己的。斯蒂芬·塔尼就是那个窃取了孵化器想法的那个人。
模仿,模仿,再模仿,让模仿的一些元素融入身体中的血液中去,让别人以为那就是你的。
02 自己动手,锻炼肌肉练习
电子产品让时常我们感到了麻木,用手敲打键盘,大脑想到的更多是如何敲出更多的字,如何更加的快速,却忘了让自己的身体加入进来。通过运动感知生活。我们的神经不是一条单行道—我们的身体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指挥着我们的身体。
手写笔记是肌肉练习,手绘思维导图是肌肉练习。师北宸老师说用笔写作也是肌肉练习,现在人缺少肌肉练习。我们更多的专注在如何更快,更多上。却忘了利用我们的身体可以给到大脑神经更多的回路,产生更多的链接,让我们更容易去记忆。
适当的远离电子设备,回归到自然,用我们的五感去感受。真切的用你的身体任何一个部分去接触体验。
03 创意是一种减法
纷繁复杂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让现代人不断的焦虑。时不时的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事务,让大脑停滞一会,发个呆,彻底的放松一小段时间,灵感会不断的涌现。
物质的丰富有时并没有带来心情的愉悦,家庭的幸福,反而有时是内心的挣扎和纠结,能量的消耗。选择性的忘却一些事情,集中精力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弃那些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的这个念头。跨越创意障碍的方法就是去一个简单的地方,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材料来创作,马上行动。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大道至简的道理不会有错。
想想都是问题,做起来才能拿到结果,也许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步指引你走到哪里,但做好以上三点总没错
创意也是在自我行动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疗愈的过程。创意是在我们看一件事情通透之后的灵感呈现,是跨界的邀约。创意是留出时间来浪费,放逐自我,到处走走的涟漪激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