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4、石涛《画语录》. 远尘章第十五

34、石涛《画语录》. 远尘章第十五

作者: 七星宫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05:58 被阅读0次

34、石涛《画语录》. 远尘章第十五

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我则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则心不劳,心不劳则有画矣。画乃人之所有,一画人所未有。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所以画,则精微之入,不可测矣。想古人未必言此,特深发之。

【注

[1]物蔽:为物质追求所蒙蔽。尘交:与凡夫俗子做事务性交往。

[2]为物便:为物所役,所驱使。心受劳:心有所累,即不能自由创作。

[3]刻画:技术层面上的执着,近于匠气。笔墨:此处指笔墨技术和技巧本身,犹指拘泥于时尚的雕虫小技。

[4]局隘人:指拘泥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的画家。

[5]物随物蔽,尘随尘交:指任凭他人和世事变化,我却我行我素,超然物外。有画:指能真正在艺术上贴近自然和生活,或有创作冲动与精妙构思。

[6]画:绘画的可能性。一画:绘画的真理性。

[7]画贵乎思:此处强调绘画中思维的作用,相当于艺术构思。思其一,思想有所专注,也指艺术构思的统一性。本于道家认为道是一,人也需专一,才能心与道一的认识。画则精微之人不可测也:谓绘画可使人进入精微莫测的奇妙境地。

[8]深发:深刻阐发。

译文

一个人的物欲过盛则难免陷入世俗欲望的纠缠。人一旦为物质欲望及名利所驱使,其心必然劳累无度。不徒心灵为俗事而劳顿,他的绘画事业也要毁于一旦;身心若纠缠在实物的刻画中,会最终毁了绘画,而纠缠于笔墨技巧也迟早会受束缚以致荒疏了笔墨功夫。

一旦沦为凡夫俗子,目光受窒碍,于绘画艺术无益而有害,终究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啊!

我对于物质享受,世俗之务,无所谓追求,唯随遇而安,听其自然耳。这样,身心不劳顿,身心不劳顿,就时常有绘画的欲望和意象不断袭来。

画是人能够直观而把握的,而一画则为形上之道而不可见。绘画贵于神情专一的构思发挥,从而使人的心灵有所寄托而乐以为之。可见,绘画能使人进入精微莫测的神妙境界。

想必古人未尝说过这样一番话,于是我就把它写了下来。

理解

石涛的绘画创作经历,也是超越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境界。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也就是说:最上等的人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创立学说,虽然逝去但业绩长存,这就叫做不朽。中国历代有志向的文人士子,都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奋斗目标,这三项赋予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成为传统文人士子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最高境界。

可是,石涛的绘画实践,却是超越了这个文人士子的“立德、立言、立功”的三境界。石涛是通过绘画创作实践追求道境。 】

 

相关文章

  • 略论自然

    石涛论画,说要自然。“如水之就深,如火之炎上,自然不容毫发强也。”(《画语录•一画章第一》)这个道理,了解...

  • 雪石国画微展

    石涛话语录 一画章第一 【原文】太古无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

  • 该来的总会来

    前段时间在读石涛,我常在京东网上搜与石涛相关的书。一次用“画语录”搜索时,有另一本与石涛无关的“画语录”也...

  • 涤俗

    石涛在《画语录》中说:“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

  • 行吟山水间

    行吟山水间,一梦已千年。 节录石涛『画语录』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

  • 胸有成竹 因势赋形

    石涛『画语录』的核心就是‘一画论’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

  • 石涛之画

    2022.6.6

  • 气质与技法

    谈 石涛《画语录》之 ——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气质与技法的统一 《画语录》开篇即云:“太古无法,太...

  • 石涛《画语录》(转)

    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至落笔时,勿促迫、勿怠缓、勿陡削、勿散神、勿太舒…… 用笔有三操:一操立,二操侧,三操画。有...

  • 【世界文化常识】美术工艺篇(58)

    石涛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清代画家。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 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而广泛师法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4、石涛《画语录》. 远尘章第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wq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