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贵州后,徐霞客历经艰险,到达了贵阳。石桥众多的贵阳,不知徐霞客初到时,都走过哪几座石桥?
(公元1638年)四月初三下午,徐霞客从都匀出发,花了十天时间,在公元1638年四月十三,到达贵州贵阳,寄住在吴慎所家里。
(公元1638年)四月十四,徐霞客在吴家吃过早餐,出了贵阳南门,走过西溪桥,向西南方走了五里,有座石桥跨在溪上,名叫太子桥。桥下溪水涌流冲激,在两岸石崖之间奔突,很是湍急。
据说这座桥因建文帝而得名,只是,徐霞客不明白为何用“太子”二字命名。后来,太子桥,讹传成了太慈桥。
太慈桥,位于今贵阳市太子街与花溪大道之间,又叫杨公桥,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506年)由太监杨贤筹建,历经500多年,依然横跨在溪流之上,发挥着作用。
徐霞客还见到一座九拱巨石桥,呈南北向架在溪上,名叫华伤佬桥。华伤佬桥,大概处于今贵阳花溪大桥一带。
徐霞客在华伤佬桥南面的店铺吃了午饭,便沿着东峰西麓而行,从土坡向上爬,道路又平坦又宽敞。他走了九里,道路东的流水向东北坠到山峡下,道路西的流水往西北注入坑谷中,他对这现象感到很奇怪。
徐霞客走上山冈,在道路东密林环绕处,有一户人家,房门朝西,面临大路。三四个路人歇息在岩石旁,徐霞客拄着拐杖与他们一同休息,他得知这座山是南北两面的分水岭,叫独木岭。东西两面层层峰峦,似门扉排列,独木岭横在两列山中间,成了过渡山脉,山势不高且平缓,难怪水流走向走与众不同。
独木岭,如今叫桐木岭,徐霞客见到的独特水流走向,缘于这里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徐霞客下了山岭,一路奔走,来到青崖桥。这座石桥跨在溪上,溪水从桥下,往东抵达东面一列山下,向东南注入壑谷,流经定番州后,南下洒城境内,流入都泥江,从那里又流出岭南。
青崖桥,如今叫青岩桥,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段”之中。
徐霞客走过青崖桥,来到青崖城北。这座城新近修建过,旧城墙绕向东去,把城东角折向西,就着尖峰上面修筑,城中瓦盖的楼房和街市很多。
这一天终日晴朗,夜里的月亮皎洁明亮。
在贵州贵阳,徐霞客走过的这三座石桥,有一座石桥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不知徐霞客后面有何见闻。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