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前,能量转换依靠的是肌肉力量。人类肌肉管造车盖房,牛肌肉管拖犁耕田,马肌肉管运输流通。能量来源都指向植物,而植物能量来自于太阳。因此人类历史由两大周期主导:植物生长周期以及太阳变化周期(白天黑夜,夏季冬季)。谷仓空空,天下太平。吃饱喝足,磨刀利剑。
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量转换。蒸汽机、内燃机的诞生,石油、电力的应用,快速推进着社会发展,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后的40年,原子弹在广岛长崎开了花。核电站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球。
过去两百年间,工业化生产成了农业的支柱。化学肥料、工业杀虫剂和各种激素及药物,无论是农地还是家禽家畜的产量都大幅跃进。有了冰箱、船舶和飞机,各种农产品保存时间变长且能快速到达世界的另一端。
机械化养殖剥夺动物们的行为、情感和社交需求,把它们关在连转身都做不到的狭小的隔间,产蛋或者生崽产奶,如此反复,过完它们短暂的一生。尽管它们不缺吃食,但其他需求:比如蛋鸡喜欢侦查环境、到处啄啄;猪喜欢散步、四处跑跑;却无法满足。这令它们产生高度的焦虑,也更具侵略性。
随着农业工业化,我们用更少的人力养活更多的人口。释放出来的数十亿人力被工厂和办公室吸纳,各种新产品像雪崩一样倾泻而出。人类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从而产生新问题:谁要来买这些产品。
消费主义应运而生,节俭成了自我压抑,放纵有益。我们都成了乖巧的消费者,买了无数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产品。厂商不断推出新型号,不跟进就仿佛很落伍。各种节日都成了购物节。大吃特吃的穷人们肥胖后又开始减肥,啊哈,双重的经济增长。有钱人投资,穷人购买。
#人类简史 17.工业的巨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