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 Alpha 因子的时候,很难通过单一指标确定其优劣,例如常见的 IC、IR、以及本文提及的“多空组合收益差”;往往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刻画,最终得到一个多方权衡之后的评价结果。
现代量化投资理论认为,股票超额收益的绝大部分可以被若干个互不相关的因子(或者称 Alpha 因子)所解释。
在前人多年的相关研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Fama与 French于1993年发表的三因子模型,并首次提出除了市场因子之外,Size因子与Value因子可以更好地解释股票超额收益,进而可用以更好地预测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
故自此之后,不单单是学术界,业界众多资产管理公司与研究机构也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Alpha因子进行研究与探索。
除了参考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法,业界更关注因子在选股上的直接效果,所以大多数时候会采用“多空组合收益差”对因子表现进行评估。该方法操作非常简单:
首先,基于因子背后逻辑,根据因子值大小对全市场股票进行排序;其次,将排序后股票划分为若干等分(一般取5或者10等分),分别计算第一等分(Top)与最后一等分(Bottom)的股票组合预期收益(例如未来20天收益),并求得两组收益的差值;
最后,在每个时间截面上重复上述操作,以获取上述差值的时间序列,从而基于该序列的统计分析,对因子进行评价。下图是 A 股市场上比较经典的一个Alpha因子的“多空组合收益差”时序图。
数据统计的时间段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由于区间长达10年,为更好地观察因子收益表现的特征,我们特意将累计收益差取了对数。可以看到在这段时间窗口内,上述因子的Top组合持续地跑输Bottom组合,波动较小且稳定。
该因子计算的是股票过去20天的涨跌幅,并按照涨跌幅由高到低对股票排序,即为经典的“短期反转因子”。
A 股市场由于整体交易仍以散户交易为主,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容易对利好或利空信息反映过度,故其反转效应相较其他发达市场更加显著。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一下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31日该因子“多空组合收益差”的表现。
尽管表现已远不如历史水平,但累计收益仍呈现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即“多空组合收益差”预期为负,反转效应似乎仍然有效。
但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观察各等分组合的平均表现,则发现大为不同的结论。以下图分别为2007年至2016年以及2017年至2018年两个时间段的分组统计结果:
虽然各等分组合平均收益仍比较线性且多空收益差显著,但明显各等分组合的超额收益发生了变化:原先Bottom组合仍可以显著跑赢全市场(预期收益为正),但是2017年以来 该因子无一等分组合能够跑赢全市场,尤其是Bottom组合。
这一观察对因子的评价非常重要,因为A股市场制度的特殊性,无法直接做空股票(或者说以较低成本做空股票),这使得因子的“多头端”表现对A股量化策略来说更加重要。如果一个因子“多空收益差”绝大部分是由“空头端”贡献,那么该因子在A股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加谨慎。
上述例子实际为一个极为简化的因子研究的流程,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表明一个观点:在分析Alpha因子的时候,很难通过单一指标确定其优劣,例如常见的 IC、IR、以及本文提及的“多空组合收益差”;往往 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刻画,最终得到一个多方权衡之后的评价结果。
文:官泽帆 来源: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
-----------------------------------------------------------------------------------------------
相关阅读:
1. 多因子选股之有效因子 https://www.myquant.cn/community/topic/690
2. 多因子策略之冗余因子 https://www.myquant.cn/community/topic/695
3. 多因子选股之策略的实现 https://www.myquant.cn/community/topic/708/2
4.多因子选股(股票) 量化策略源码https://www.myquant.cn/docs/python_strategyies/1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