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家门前的“水泥路”

老家门前的“水泥路”

作者: 沐兮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5-08 10:32 被阅读0次

从求学到工作,不在老家生活已经好多年了,现在偶尔回忆老家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老家门前的那条“水泥路”。“水泥路”是老家通往外界唯一的道路,它并不是普遍认为的水泥路,而是一条黄泥巴路,遇到下雨天,有水又有泥,水泥混合,泥泞不堪,被村里人自嘲地称之为“水泥路”。老家的村子是个自然村,离村部远,离乡镇远,离县城更远,因此,这些年门前的“水泥路”一直没有修成真正的水泥路。

“水泥路”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到下雨的时候,就变成了阻隔村庄与外界的“鸿沟”,稀泥满地,湿滑难走,什么交通工具都成了摆设,要出门只能靠双脚。村里人想要赶个集,必须要穿上笨重的胶鞋,在黄泥路上走上十几里,才能到镇上,买完东西之后,又要一步一滑地走上十几里,才能赶回家。通常都是早上天不亮就赶紧走,要想在中午饭前赶到家,也必须是脚力好的青壮年,年老体弱的赶回来肯定是要到下午了。谁要是一不小心,还可能摔个屁股蹲,来个一身泥,在街上羞的不敢见人,赶紧偷偷摸摸地买完东西往家赶。所以,在雨天,乡亲们就尽量不赶集、不出门,反正屋里有粮,园里有菜,三天五天不赶集也没什么要紧的。

平时下雨不出门不要紧,可是要赶上谁家过“红白喜事”的时候下雨,可就苦了老东家。日子都是之前定好的,肯定不能变,亲戚、朋友都来了,拿什么招待?只好央求同村的青壮年采用肩挑、手提的方式赶集去买肉、买菜。这还不是最紧要的,要是赶上谁家嫁女儿、娶媳妇可就着大急了。老家有规矩,新娘子结婚当天脚不能沾地,接新人的车开不进来,只能用人背,并且背的人只能是新娘或新郎的兄弟辈。十几里的稀泥路,走都费劲,还要背个成年的姑娘,谈何容易!遇到兄弟多的还行,互相轮换着一人背一截;遇到只有一个兄弟的,只能走一截歇一截,中间用红凳子垫着。以前有一家娶媳妇,刚好赶上下大雨,新郎的几个兄弟使坏,都不愿意背,最后实在没办法,每个兄弟给两千块,才算是把新娘背回家。村里的姑娘要是嫁到了外边,都感觉非常高兴;村里的小伙要是娶了外边的姑娘,自己都感觉对不住人家。最近还听说,现在村里的小伙子要想结婚,就要到县城或者镇上买房子,不在街上买房子想结婚,姑娘就是两个字:没门。

村里人的主要收入都是靠种水稻。前几年,开始学着种西瓜,赶上好年头,瓜熟的时候,天干路俏,村里人就用农用车拉着西瓜到周边乡镇、县城去卖,村里土质好,施的又是农家肥,种出来的西瓜皮薄瓤红、沙甜爽口,非常畅销,一亩地的西瓜能赶上好几亩水稻的收成。可是赶上不好的年头,瓜熟的时候赶上“连雨天”,瓜运不出去,只好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在地里白白烂掉,连连几次打击之后,几乎没有人再种西瓜了。后来,生猪价高,村里人开始养猪,少则几十头,多则上百头,效益非常可观。可是养猪需要大量的猪饲料,运饲料又成了大难题。饲料不能买多,买多了受潮、长霉;买少了,若上赶上阴雨连绵,饲料拉不进来,圈里还有几十张嘴等着吃。村里人只好硬着头皮在泥地里开着农用车去拉,可是任你机器再有力,在这湿滑的泥地里也是没有用武之地,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亲戚朋友齐上阵,一群人推着农用车前行的壮观景象。

我曾亲眼看见父亲将辛辛苦苦种的西瓜堆在粪堆上“沤肥”,也曾发现母亲因为下雨无法拉猪饲料而偷偷抹泪,但那时年纪还小,还很难理解大人生活的艰辛和对“水泥路”无奈。相反,那时我反而很喜欢下雨的时候在泥路上玩,因为可以和小伙伴肆无忌惮地玩水、玩泥巴,“水泥路”成了我幼时的儿童乐园。真正让我对这条路感到无奈乃至憎恨的是在上中学的时候,上中学是在镇上,这条路就成了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也成了我回家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冬季的雨天,几乎还没放学天就黑了,寒风呼啸暮霭起的时候,我也开始了我的归家之路。泥路的上层已经结成了冰块,可下层却还是稀软的泥浆,一脚下去,冰凌破碎,泥浆乱飞,脚像是被粘到了地上,根本抬不起来。天越走越黑,人越走越累,刺骨的寒风和黑色的夜幕如巨大的猛兽向我扑来,恐惧如幽灵般缠绕在我的心头。又累,又饿,又冷,我感觉我再也不可能走到家了,我放声大哭,可哭又有什么用呢?“水泥路”安静地躺在那里,而家就在路的尽头,哭够了就继续走,走累了就继续哭,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最终还是走回了家。回家一看,鞋子什么时候破了都不知道,脚上、腿上被碎冰割得都是口子,鲜血混着泥浆直流,那一刻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离开这里,死也要死在外面。

之后就是高中、大学,一直住校,回家很少;后来参加工作在外地,在工作地结婚生子,回老家就更少了。回家少了,乡愁却浓了,在思乡的梦里出现最多的还是门前的“水泥路”,看见了泥巴路,就好像看见了家,心就变踏实、温暖。那一年小孩刚一岁,一家人回老家过年,大年三十下午,天空开始飘小雨,淅淅沥沥,到了傍晚的时候,雨势渐渐变的大了,我心里默默念叨可别有什么事,谁知好事想不来,坏事一想就到。吃过晚饭之后,小孩开始发起烧来,开始烧的不厉害,喂了点退烧药,也就没什么事了。可是到了凌晨两三点的时候,体温突然升高起来,又是灌退烧药,又是用酒精擦,都没有用,体温不降反升。看着小孩烧的满脸通红、迷迷糊糊,全家人都心急如焚,只好三更半夜往镇里的卫生院去,就这样在除夕夜的风雨中,一家人抱着小孩踏着稀泥往镇上走去。由于平时体力劳动少加上几乎一夜没睡,我抱着小孩根本就走不动,还没走几步,就累的气虚喘喘、大汗淋漓。到镇上之后,看着身后的“水泥路”,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小时上学的情景,当年的瘦弱小孩已经变成了一米八的青年,可“水泥路”还是那条“水泥路”,无奈还是那样的无奈。老婆自小在城里长大,自然没有受过这种苦,又气又急,一路向我抱怨道:“以后,路不修好,我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我无言以对。

自那以后,回家就更少了,尤其是不敢带小孩回去了。直到今年,在老家的父亲打来电话,话语间充满了兴奋,说是路开始修了,已经修到家门口了,以后回来再也不用走泥路了。我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欣喜,连忙与老婆分享这个喜讯,老婆也很高兴,于是当即决定这周末就回去看看。周末开车一路奔驰,刚离开集镇,一条水泥路就映入眼帘,这次是真正的水泥路了,路不宽,却很平坦,一直通到家门口,车也开到家门口,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真有几分“天堑变通途”的感觉。傍晚,一层薄薄的雾霭在田野中升腾,水泥路在薄雾的掩映下向远处优雅安静地蔓延,在路那一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富裕、文明、美丽的小村庄。这时,父亲走了出来,我忍不住向父亲感叹:“这路修的真得劲啊!”父亲默默地看着眼前的路,只是笑。后来,问了村干部才知道,原来县里把这条路列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重点事项,专门拨款把路修好的。村里人在感谢党、感谢习主席的感叹声中,送走了祖祖辈辈假的“水泥路”,迎来了平坦坚实真的水泥路。泥巴路没了,家的感觉也少了,这里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记忆,在我的印象里,这条“水泥路”与老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往日憎恨的泥巴路真正没有了,心里还是不免唏嘘、感叹。然而落后的事物终究要被先进的事物代替,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自然的规律。如今这条路越变越好,希望老家也越变越好!

 

相关文章

  • 老家门前的“水泥路”

    从求学到工作,不在老家生活已经好多年了,现在偶尔回忆老家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老家门前的那条“水泥路”。“...

  • 没有玩过泥巴的孩子 童年是不完整的

    老家门前新修了一条水泥路,水泥路和房前的水泥晒场互通,二者靠一条踏坡路连接着。 晒场高,路面低,每逢下雨或场边有积...

  • 没有玩过泥巴的孩子 童年是不完整的

    老家门前新修了一条水泥路,水泥路和房前的水泥晒场互通,二者靠一条踏坡路连接着。 晒场高,路面低,每逢下雨或场边有积...

  • 老家门前

    老家门前不仅有佝偻着身影翘首盼望的爷爷奶奶 在潜藏的记忆里,还有门前的朝阳,蓝天,碧绿,歌谣…… 多想把老家门前那...

  • 老家门前

    文/常庆旺 下午,一个人坐在自家门前,阳光不那么刺眼,空气很好,耳边有风吹过,远处有狗吠,鸡鸣。 在乡...

  • 老家门前

    看老家照片总是瞬间柔软,下面两张照片是家门前的在普通不过的风景,但离开之后,走遍千山万水,也不及他的十一,它就成了...

  • 老家门前的樟树

    门口的樟树,有很多年头了。没记错的话,是在我奶奶年轻时种下的。 我长大了,它却依然如故。 以前奶奶在世时说,当年就...

  • 老家门前的树

    小时候跟哥哥姐姐弟弟一起在老家念小学和初中,我们都住在大伯家的大房子里由爷爷奶奶带。一开始七个孩子,后来两个大的出...

  • 老家门前的铁路

  • 老家门前的小河

    老家门前的小河我快不认识了,瘦瘦地夹在驳岸之间,小木桥改成了水泥桥,西岸的竹林消失了,东岸的小树林变成了村民的楼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门前的“水泥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xq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