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外婆家的院子很长,前面是平房,后面是土房,前面有前院,后面有后院,后院的后面是土丘,土丘下面是窑洞,土丘上面是村庄外的庄稼和土地。我记得外婆的院子里有很多冬青树、月季花,还有一口井、一颗枣树。每个土房里面都砌的土炕,在外面的炉子里烧上柴,冬天睡上面还烫屁股。
当时这个住宅应该住过了好几代人了,他们也不是富贵人家,只是这村子就是这种长长的格局,一个村子只有一条主道,两边就只安排一户人家,在往外围就是一望无际的土地,所以人们把院子拉长一些也没有什么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前真的就是按每户人划分住宅的,那一大家子,兄弟姐妹就五六个,再加上结婚生子,那妥妥十几二十口人呢。就那么大的房子还要闹矛盾,有的兄弟几个娶了妻就要分灶,从大家变小家,但是还是同住一个屋檐下。那时候的家也充满了温情,今天我家的鸡下蛋了,给你拿几个,明天你做了什么好吃的,给我拿一些。
因为村里只有一条主道,不管人还是车都要从这里过,每到收小麦的时候,家家户户把小麦秸秆往门口的路上一摊,刚铺的时候还是淹没了大人小腿的高度,等到两三天就被压的平平的,小麦颗粒也被碾压了出来,整个路上都是麦秸秆和丰收的粮食。那时候我们小孩子喜欢在铺好的麦秸上翻跟头,麦秸很厚,怎么玩都是软软的不会弄疼,只可惜烦坏了在路上走的车子,一个不小心麦秸里钻出一个孩子,可得注意着呢。
老一辈的农村女性基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结婚之后就是料理家庭,洗衣、做饭、扫撒房子和院子,种着菜、养着鸡,给家人补衣服、做新鞋。我觉得她们都很厉害,什么都做得来,每天虽然只呆在家里,也跑的满头大汗。如果那时候有微信步数,估计每天也能走个几万步吧!
我大概10岁左右的时候,外婆家才给前面盖的平房,新盖的房子很大很宽敞,夏天的晚上可以去房顶看星星。想想那时的生活还挺让人羡慕的,虽然劳作也很辛苦,但是忙里偷闲时的那种惬意是无法比拟的。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和这些场景沾不上边了,不过生活的滋味还是要自己细细咀嚼,无论何时认真而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