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独家:共享经济研究院召集百万牛人共筑史上最大高峰论坛

独家:共享经济研究院召集百万牛人共筑史上最大高峰论坛

作者: 商头条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7:49 被阅读0次

导读

张安平先生是共享经济研究院创始人和总院院长。

共享经济研究院是在新时代·新动能·新经济·新征程的趋势下成立的研究机构,也是让中国共享经济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实操机构。

共享经济研究院以教育,孵化为入口,立足共享经济、产业互联网、通过高峰论坛、培训、落地方案训练练营等形式, 为大、中、小微企业家、微天使及寻找机会的人赋能,获得共享经济红利。并组建共享经济企业家联盟,通过共享经济为企业增信、赋能,实现社会化、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建立自循环、可造血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受益。

该院在全国14个省市均设立有分院,并且签约了杨晓松、侯志猛、曹琳莉、郑岸华等20位各领域知名专家作为共享经济学院的智库老师。

小米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紧跟趋势”的精髓。从几年前开始,焦虑的资本就一直在寻找“风口”,共享经济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共享经济”一直是近几年最热门的主题,一边是共享经济引发各路资本竞相追逐,无数投资人和知名企业加入共享大家庭中;一边是很多共享企业不堪重负破产或是企业高管跑路,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那么,共享经济将如何深度影响中国社会?共享经济究竟能够走多远?共享经济应如何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带着这些问题,商头条采访了共享经济研究院(香港)张安平院长,让他带我们领略共享经济的神奇魅力!

共享经济潜力巨大,企业应拥抱互联网

很多共享单车企业的破产或者困局,让很多人认为“共享”是一个“假风口”。对此,张安平院长的看法是:“共享单车只是庞大的共享经济板块里十分微小的一块,共享单车并没有所谓的高科技含量,这种无限复制的属性也就是无数共享单车企业冒出来的原因。他们最后只能拼资本,资本拼不过那么这个企业就死了。”

共享经济风口下,当企业的解决方案是唯一不可复制的,而且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高的时候,那么这个共享企业生存的概率就比较大。所以,共享经济是有潜力的,只是现阶段没有一个好的模式去发挥共享经济的优势。

张院长说:过以实物、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的互联网成为共享经济天然的土壤。共享资源也从房屋、出行等实物向知识、兴趣等虚拟载体渗透,共享的模式最终将席卷各行各业。所有企业都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机遇,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共享经济思维重构企业发展新模式,获得共享经济带来的红利!

张安平院长发起“共享经济改变中国高峰论坛”的初衷也就是希望更好地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去找到更适应共享经济的企业发展模式!

“共享经济改变中国高峰论坛”能做什么?

为了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张安平院长依托“共享经济研究院”做了很多实践和探索,“共享经济改变中国高峰论坛”就是一次新的尝试。

他的初衷是在虚拟世界里感召一百万人,用用三年的时间去学习共享经济、认识共享经济、实干共享经济。当这一百万人深刻理解共享经济的本质内涵以后,当一个共享经济项目推出的时候,他们就能读懂这个项目,成为用户,并且其中的十万人会成为渠道,这无异于给一个共享项目提供了发展的高速列车。

这一百万人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需要最少300个老师的引领,做3000个社区。这些老师分为三种:实践者、企业家、学者,说简单点就是各行各业的“牛人”。如何让这些牛人加入进来呢?这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平台,只要平台足够大,牛人就愿意来!

“共享经济改变中国高峰论坛”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平台,这个论坛就像博鳌论坛解决亚洲经济发展一样,它将让共享经济改变中国。

如何去寻找/孵化优秀的创业项目

在谈到创业的时候,张安平认为创业者应该对所处行业有一个大的思考。他认为两种人创业成功的概率较大:第一、企业高管放弃百万年薪出来创业一定是有了很好的方向,而且思考了很久,他们有自己的成熟团队做起事来默契十足、轻车熟路,融资也会相对简单;第二、富二代创业,富二代不去继承家业要做自己的事业,说明是有比父亲更好的想法,他们既有资源又有钱,创业也就更加简单。

所以,一个优秀的创业模式加上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再加上论坛一百万学员和牛人们的忠实拥趸,这个项目想要崛起就非常简单了。

“一百万”的学习型组织是张安平院长的一个目标,他为这件事构建了三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觉得远远不够,他和他的团队会再用三年去坚持。我们也乐见一群充满梦想的人用自己的实践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张院长,加油!共享经济,加油!中国,加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家:共享经济研究院召集百万牛人共筑史上最大高峰论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zt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