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有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个体学习效率的两倍以上,但是小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把学生放到一起,真正要融合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澳大利亚高中课程中心的教学中,通过团队建设的融入,同学们之间的小组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以下是对于实例的介绍。
活动内容
班级同学通过抽签分组,每组三个人,给定一篇全英文数学专业文章(共10个长句),每组配备一本词典,时限为50分钟,评定标准为打分制,由老师进行评定,得分最高者获胜。
活动过程
在这个小组活动中,我是一直在观察着每组的动向并记录。以其中两组为例:最开始,A组同学一个查生词,一个进行翻译,还有一个进行记录,B组同学也是一样的模式,10分钟左右,A组同学相互之间继续配合着,B组同学中有一名同学开始游离状,查生词的效率颇低,而另一名比较有领导力的同学此时则承担了查生词和翻译两种任务,另一名同学仍然在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B组同学来说,实际产生作用的只有两名同学。基本上,后面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在此次小组活动的总结会上,我有把看到的现象和他们分享,A组同学当然为自己也为小组感到自豪,而B组同学低下了头。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后,我在思考,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相互配合和帮助,而非仅仅为了取胜穷尽强制,那么相对弱者呢?
经验备战
在第二次活动中,我改变了传统的小组模式,进行了一场名为“比比复制品”的活动。活动每组3人,第一人看题目(全英文)5分钟,然后写下题目的关键信息(只能英文或数字、代数式等,不能出现中文和等式等解题信息),第二人根据第一人的题板进行复制,时间为2分钟,第三人根据第二人的信息进行解题,解出正确答案者获胜。
实践收货成果
此次活动,首先没有哪个同学有机会偷懒,其次他们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势安排座位,事实上,他们确实都在穷尽所能为了自己和队友在尽力。在第一轮结束后,我给了他们机会调整座位,同时也抛出问题动摇他们的心智:到底在这三个座位中,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呢?你的优势是解题还是翻译呢?你有整体考虑自己所在团队成员的优势吗?这些问题抛出后,他们果然出现了骚动,有的是自我怀疑,有的是小组内部否定,还有的是争相看好某一个座位。第二轮结束之后,他们仍旧有机会调整座位,有的小组则坚持现有队形不变,有的则表示,要让想要尝试不同座位的同学尝试一次。
实践收货教学经验
这次活动比起第一次,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不再是为了胜利而唯强者马首是瞻,也没有同学偷懒,同时,他们学会了信任彼此,因为彼此之间在比赛期间无法相互取代,他们必须一起商量每个不同座位的应对方法,甚至是产生了自己小组的符号语言,每一个同学都是重要的一环,丢了任何一个同学,比赛链都会断掉,他们必须要相信并且帮助彼此,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小组活动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澳大利亚课程中心是由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教育局(BSSS)直接监管和评估的ACT海外学校。
我校采用的是ACT(首都堪培拉地区)高中课程,ACT高中课程是澳大利亚官方高中课程及高中文凭证书,也是目前中国境内拥有西方教育法保证的、西方政府官方国家课程标准项目之一。
我们主要从事上海澳大利亚高中课程,澳大利亚高中课程,澳洲高中,澳洲留学,上海交大教育集团。
教学方法总结
团建活动的意义就是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提升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一起思考,集合团队成员的优秀点子,取长补短,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完成同一目标,并做到几近完美。小组学习和团建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在团建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学习使得每个同学都是团队的闪光点,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样不仅仅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更加有助于他们肯定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