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天天亮的很快。大家也对别人看到自己在绿化带露宿一宿感到不好意思,不到5:00大家就起来,准备回家的行程。大家也顾不上吃早餐,拖着大包小包的,抱着孩子的,前前后后跟随着走向汽车站的方向。
车也倒是及时,大家没有等多久,就坐上了回家的车,大家的心情自然好些,在车上家长里短的聊起来。“你这孩子多大啦?”,“也是回去上学的吧”,“也是,我们这种条件,只能带回家里来上学了”……农村里人聊的话题基本都是围绕孩子上学展开,其他工作上的事,大家都差不多,干的苦力活,没有聊的必要。他们深深感受的没有文化的痛苦,去办个什么事不会写不会看就只能让稍微上过学的帮忙。就像凤霞,没有读过书,回家就是有路标也不识得,迷路那是很自然的事情。顺德需要在那继续打工,为孩子挣学费,就只能让凤霞带着孩子回家,而凤霞就只能跟着大伙村民一起回家。只有这样,凤霞心里才有底,才安心带孩子回家。他们的话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孩子充满了殷切的期望。他们不希望孩子继续走他们的老路,年轻时靠着力气在工地干苦力,风吹日晒的,稍微老了干不动了就回到家乡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天黑了也不一定回家,但所得收获,却是可怜巴巴的。他们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拜托种田的苦命,像那些城里人一样,体面的生活,买车买房,带着年迈的自己去外面转转,扫扫世面,就心满意足了。
闲聊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车到站了。大家提好自己的东西下了车。 凤霞对孩子们说,我们快到家了,这里是大家上街的地方,里我们家还远着哩。清风,小雅,逸尘,三个孩子眼睛在轱辘轱辘地转动着,扫视这个离家很近的街市:两旁的商店交织错落,高低不一,相对外面看到的商城,这里实现是显得太简陋了,甚至可以说是肮脏。店铺也是很原始的那种,两三平米大的小间,里面是老式的照相馆,据说馆长会徒步走路去乡里个个村子,给大家拍照。照相馆外面的墙壁上挂着固定电话,要是有人需要,交上几毛钱,就可以在那打电话了。但是,需要打电话的人还是不多,比较在外面谋生的人也很少有自己的电话,手机也是少数人家才好持有的。同样大小的空间,还可以是理发店,外面有很多理下来的细碎头发,一堆堆,加上雨水的浸泡,让人感到有点恶心。还有随地摆摊补鞋的,补衣服的。也有卖各种小吃水果的,这些看着也没什么不一样 。
大家回家都选择徒步,从街上到凤霞所在村子的家里,还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奇码要走两个多小时,加上三个孩子,走起来自然会慢很多。小雅和村里另外的一个女孩子一起走,叫三秀,比小雅大很多也高很多。小女孩总是会被比自己的姐姐莫名的吸引,想要去靠近。自然小雅也是这样。可是小雅又很害羞,不敢和三秀说话,只是跟着三秀并排走着,让自己小小的步伐尽量跟上三秀的步伐。三秀这孩子其实也内向,但是在小雅面前,明显感觉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要照顾好小雅,带着一起回家不让摔倒了。时不时也会问小雅一些问题,小雅也会回应她。小雅和三秀走在一起,明显走的快得多,把妈妈和哥哥弟弟都落在了后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