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笨学生——樊迟

孔子的笨学生——樊迟

作者: 芹草草 | 来源:发表于2020-12-22 12:04 被阅读0次

    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不少弟子在《论语》中多次出现,人格特征比较鲜明,其中樊迟便是一个,樊迟不是很聪明,却态度踏实,肯于发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樊迟,名须,字子迟,齐国人(或云鲁国人)。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益都侯”;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益都侯”从祀孔子。

    樊迟问孝

    在《论语》中,凡是樊迟提出的问题,孔子都要给他最简单明答案,可是樊迟往往还是不能理解。

    在《论语·为政第二》中: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对“孝”的回答,以“无违”概括,已经很直白了。可他还是不明白,要追问是什么意思,孔子只能更直白地告诉他,只要你按照“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去做就行了。

    樊迟问仁

    在其他篇章中,樊迟还会出现,孔子给他的答案都是最通俗易懂的,他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爱人”;他又问什么是“知(智)”,孔子回答:“知人”。或许由于“知”和“知人”之间的跨度太大,樊迟仍不能理解,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糊糊涂涂地回去了,却依旧不能参透老师的话,就去问子夏。

    子夏是个思维敏捷的人,孔子就曾称赞子夏能够给他以启发。他一听完樊迟的话,不仅理解了老师的深意,还能用史实对老师的话进行阐发: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通过两人的对比,樊迟的迟钝和子夏的聪敏,表现得十分清楚。

    但值得注意的是,樊迟虽智力上不及他人,却是老老实实,不耻下问的人,绝不会不懂装懂。

    樊迟问耕种

    头脑不灵光的樊迟,可能对从政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喜欢耕种,这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是相左的。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退。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有一次他去问孔子耕作、苗圃之事,孔子很不开心,回答:”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回去之后,孔子骂他是”小人“。当然,这里的小人并不是道德有瑕疵的意味,而是说一般农民(而非治理政事贵族)。所以孔子补充说,如果在上之人有所作为,百姓自然会稼穑,在上之人何必稼穑呢?

    孔子鼓励樊迟

    虽然如此,孔子依旧很耐心的教导樊迟,还给他以鼓励。有一次,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虽然历代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我始终认为,孔子此言,正是针对樊迟笨笨的个性,给予的回答。让他踏实努力,可能一开始很难,但最终能够获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笨学生——樊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fs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