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工具癖心理
懂了纠错,成长如此简单,你还等什么?

懂了纠错,成长如此简单,你还等什么?

作者: 文小女 | 来源:发表于2016-09-04 10:18 被阅读0次
    成长

    我的学生经常跟我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个数学题自己做不出来,看了答案以后觉得焕然大悟,并且我发现涉及到的知识点我都知道,可是自己想就想不到。等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我还是经常卡住做不出来。”

    其实可以类比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看到一篇自己很喜欢的文章,觉得作者构思巧妙,语言精美,情节跌宕起伏非常感人,但是看过之后让自己写出这么一篇好文章却觉得无从下手。

    从这个例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读懂一篇文章和写出一篇文章有什么不同?读懂一篇文章我们只要认识字,有识字能力就可以,但是写出一篇像作者一样好的文章你需要有好的点子,需要将自己的思维整理出来。

    我们每天学习很多点状知识,他们如同一盘散沙安放在大脑的不同位置,如果我们不去整理,知识始终是那么杂乱无章。


    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小猫放入一个装有开门设施的迷笼(如下图)中,把食物放在笼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后观察并记录小猫在笼子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小猫刚刚被放进去时,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笼外的食物,但没有成功。接着便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逃脱的冲动,竭力想“挤”出笼子。它在笼中乱叫、乱抓、乱跳,在一系列盲目、紊乱的行为之中,偶然触到了开门的设施,逃出迷笼并取到食物。

    当第二次将小猫放入迷笼中时,它虽然仍旧表现出类似于第一次的多余动作,但大多是在靠近开门设施附近活动,而且逃出迷笼所需时间比第一次短。经过多次重复后,小猫明显地表现出在迷笼中错误、盲目的动作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趋势,以至最后一被放入笼中即可触动开门机关,逃出并得到食物。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迷笼实验

    从这个心理学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纠错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我还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要纠错。

    神经细胞结构

    如图,包裹在轴突外边的是髓鞘质,掌握一个动作或技能需要构建起神经回路,而构建一条好的神经回路,最佳的方法就是开启电流,处理错误,然后重启,这样一遍遍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使髓鞘质越来越厚,神经回路越来越畅通。

    当我们开启神经回路的方式正确时,髓鞘质就给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就越强,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神经回路畅通以后我们就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

    所以在迷笼实验中,猫通过一遍一遍的试错,不断重复把神经回路打通,最后让自己掌握了开门的技能。

    给一个庞大的神经回路包裹上髓鞘质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我们要重复练习,不断出错,不断纠正。


    当我们掌握的碎片化的知识太多时,我们需要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形成体系的过程就是在训练自己的神经回路。在训练过程中,出错、纠错、再练习,你就掌握了诀窍。

    所以做数学题做错没关系,关键是做错以后不断纠正,这样就是在修通自己的神经回路。

    想要成长就是要做到:
    一、要做,并且要多做
    二、不怕出错,要及时纠错
    成长就是如此简单。

    当你问别人怎么写出好文章,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要多写,看了这篇文章,你是否悟到多写的价值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懂了纠错,成长如此简单,你还等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jl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