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静心下来我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一些卡点,而这些卡点也解开了困扰、纠缠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儿子一次又一次的勾起我的愤怒,为什么我对儿子有如此多的不接纳,为什么我已然知道可以如何更好的去对待自己的情绪,而我却依然要么压抑要么将其宣泄到孩子的身上。
第一天:看见我的恨,看见我的无力
1、透过动态静心的第二个环节乱语情绪表达释放环节,我看到自己对妈妈的恨,本以为自己已经对妈妈放下了愤恨,然而,第一天的这个环节我看到自己依然被这股恨包围,我需要妈妈的回应,我需要妈妈的重视,我需要妈妈的爱,我需要妈妈为我在这里;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我对妈妈充满了怨恨,那一刻,我也明白生活中我对身边“妈妈”的投射,我受不了“妈妈”对她人的热络互动而不主动回应我照看我,我看到了被投射的“妈妈”的影子。
2、第一天的所有静心的舞蹈环节,我几乎都只是无力的站在原地或者蹲在原地,手、脚和身体没有摆动的欲望,我感受到的是很深的无力感,一切的欢庆与我无关,所有的音乐也是那么的冗长而让我厌烦。
我想改变,可是,当我感受到无法改变时,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我选择了放弃。我不要这份无力,却又无计可施,我陷入愤恨和悲伤,我愤恨自己的无力,我悲伤自己的无力,我抗拒着自身的这份无力。
透过自己的这份无力,我仿佛看到最近自己与孩子的互动中呈现的无力,与孩子的相处虽然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可感受到自己依然是被困住的,看到孩子的一个小小的行为勾起我的愤怒后,而我,却立刻在头脑里将这份愤怒生生的压抑了下去,因为,我已经学习了这么久,知道了一切的发生都是来照见我自己的,有情绪勾起与ta人实属无关,只要去关照自己看自己就好了,所有这些“说教”在头脑里自动发生,我感受到前所未有憋屈和挫败。
我想改变与孩子相处的这些现状,可是,我却无法做到,我的头脑知道该怎么做,我的身体却做不到,我陷入深深的无力和评判,陷入对这份无力的不接纳与抗拒中,却不愿停下来感受自己。
第二天:看见对自己的厌恶嫌弃,感受我的紧张与恐惧
3、我无法与自己待在一起的,我逃避静心,逃避一个人,我要他人要儿子为我在这里,我是那么的讨厌自己以至于不愿为自己多花一分金钱不愿为自己多花费一点时间,因为一切是不值得的。
我是如此的厌恶嫌弃我自己,感受到自己存在是那么的多余和没有价值,我不好,所以没有人愿意与我在一起,曾经非常的愤恨外界对自己的不公对自己的另眼相看,我指责外界的不公平,我指责ta人的势力,而今天,我看到的是,我对自己的极度厌恶和不耐烦,我对自己的极度苛刻。
曾经不惜借贷外出学习,看是在为自己开销,而最根本的却是,我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修正自己,让自己变好,让大家因此喜欢上自己,我的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
可当我经过这近两年的学习,我却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与人的相处似乎回到了圆点,我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因此而改变,我与孩子的相处依然每每勾起我的愤恨,我对爸爸妈妈依然有那么多的评判与不接纳。
我知道了一切都是自己的功课,一切都只是轮回,我不能再找ta人为我负责,一切都是我自己的灵魂的功课,无奈之中我把一切的愤怒转向了自己。
然而,内在却也有着太多委屈,太多不被看见不被怜惜的委屈,我一方面对自己极度的愤怒,一方面又非常的心疼自己不忍心继续苛责自己,在这样一个纠缠对抗撕扯之下,我陷入了无力与无奈之中。
一个如此厌恶自己的人,如何去信任ta人,如何去信任这个世界,如何去面对时时把功课呈现在我的面前的孩子。
孩子是我的导师,让我一次次遇见不敢面对的那个自己。
4、在守护者(妈妈)与被守护者(宝宝)的静心中,我看到自己的无措、紧张与自动的冷漠。
当我作为守护者时,我看到自己的情绪是被宝宝的情绪牵着走的,宝宝放松,我放松,可以感受到宝宝的喜悦,回应宝宝的需求;宝宝进入情绪,我也变得紧张、谨慎不知所措只能无奈的旁观,仿佛做错了事的孩子。也看到自己在引领孩子散步的过程中的控制,要帮助孩子隔离一切危险的控制。
在角色互换,当宝宝的过程中,我从出生到降生下来,我看到自己努力、很努力的奔跑,被降生的那一刻,我躺在垫子上,我感受到的却是“冷漠、沉寂”,我安静的躺着,一动也不想动,感觉没有人和我在一起,感觉我的需求是不被看见的,那份冷漠,是内心而出,不想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妈妈主动过来安抚我时,我感受到的是只想静静的享受这份爱抚,尽可能的不动,只是享受,像个贪婪的婴儿,妈妈此刻只属于我一个人,我只要这么乖乖躺在妈妈的怀里,我只要这么一个人与妈妈在一起。
如此一个缺爱的孩子,内心是如此的渴望却又匮乏。
5、我的恐惧紧张一直在。
苏菲旋转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控制,感受到自己的恐惧,感受到自己肢体的紧张。
生活中,时时刻刻的将自己锁在这样一份控制、恐惧、紧张之中,看见自己对未知的惧怕,小心翼翼,看见渴望飞翔却又无法松绑的心与手脚!
两天的静心,让我能有机会和自己去相处,让我敞开心与自己相遇,我是问题的根源,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我对自己的不接纳、在我对自己的抗拒排斥。
透过伙伴们之间的互动,透过对自己的一点点的看见、明晰,更深的体验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接纳如实如是的自己,爱自己,是我的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