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作者: 美罗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21:54 被阅读0次

      于我而言,家风是个沉重的话题。见了太多家庭里的奇怪风气:长辈即无奈的屈就着日渐长大的孩子的作为,忍无可忍的时候又想以家长的身份说教一番;孩子呢,虽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观,却反感着父母的说教,或顶撞,或以“学习”的名义理直气壮的把自己尘封在自己的私人空间。对家里的人或事,自私又冷漠。既有一肚子本事,却又不能够自食其力。一处房里住着几口人,这几口人却不一定过着“家”生活。家风,家魂,传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去发小家串门,上大三的文豪和文杰(发小的双胞胎儿子)正好放假在家。和两个孩子的这一次“遇见”,让我心生好多感动,对发小,又多了一份敬意;对孩子,也多了一份赞许!

      发小引我们客厅落座,文豪和文杰陪坐在父母身旁,我们聊天,他们俩个看电视。我时不时的看一眼俩个孩子,几何时,那两个懵懂稚嫩,跟在爸爸身后的“小尾巴”,转眼间,就长成了个子比爸爸高,意气风发的青年!期间,两个看起来很小很小的细节,却真的打动了我。

  刚入座的时候,云芳(发小的爱人)起身,想去厨房烧水泡茶。云芳刚端起烧水壶的时候,弟弟文杰已经站起身来,紧步走到妈妈身边,陪妈妈一起去了厨房,然后,云芳重新回到客厅,而文杰,却在厨房接水,烧水。等水烧上以后,才回到客厅,继续看他的电视。此刻,云芳的表情是平静的,发小的表情是平静的,哥哥文豪只是在弟弟起身的时候看了妈妈和弟弟一眼,就又继续看他的电视,他的表情也是平静的。从他们的表情不难看出,这样的事情,在他们家,真的是平常的很。而我,内心却有了波澜,也有了一些感动――是被孩子感动了。

      我印象中的弟弟文杰,是一个书生气质很浓的男孩子。换句话说,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孩子。从小学习就好,很单纯,除了爱学习,好像对人情世故并不是很感兴趣。见到我的时候,也只是跟在爸爸和哥哥的身后,叫一声“姑”就算完成任务。所以,发小家的礼尚往来,人情接待,都是发小带着哥哥文豪一起做的。文杰呢,就只管读书就好。如今,这样一个只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竟是那么自然的去帮妈妈做事情。这样看起来的平常小事,我却看到了不平常。

      聊到兴起,发小做了一个手势,不小心打翻了茶几上的瓜子盒。没有任何暗示,哥哥文豪已经起身,到厨房拿了簸萁和笤箸,把爸爸打翻在地的瓜子皮,收拾的干干净净。云芳依然是平静的表情,发小依然是平静的表情,弟弟文杰也是平静的表情,正在做这件事的哥哥文豪更是平静的表情。这在他们家,的的确确就是一件平常的就像根本就没发生过什么小事。

     我知道,发小家里其实是有很多“规矩”的,这些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比如,俩个孩子上大学后,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寄一封书信,用文字的形式跟父母汇报自己的大学生活;比如,如若一人有事,全家都要靠前,给予关心和帮助,亲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爱护;比如,孩子们在家的时候,夫妻之间不能拌嘴闹别扭,不满可以出去谈,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是最快乐的时候;比如,孩子在家,发小如果没有政治任务,不出去应酬,即使应酬也绝不喝醉……正是有了这些规矩,哥哥文豪会在发小出差的日子里,每天晚上主动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聊一会天,会在应季的时节把当地的时令水果快递给妈妈尝鲜,会主动担当起家里所有的人来送往,也才会让我看到哥俩做的那“平常小事”……

    “规矩”守久,便成自然,自然发生,便是家风!

     观察一下现在的孩子,不要说读大学的大学生,从初中阶段,孩子好像就已经和父母有了隔阂,孩子对父母的心,大有越离越远的架势。有多少孩子愿意更多时间的陪在父母身边聊聊天,又有多少孩子会陪着父母,帮着接待父母的客人。最多,能从自己的那片私人天地里抻出头来问候一声,也便是好的了。从小,父母更多的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考上大学,父母似乎完成任务,对于孩子良好品格与人格的养成,似乎是空白。孩子呢?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应付,等孩子的翅膀稍稍硬朗的气候,便是灵魂上的“逃之夭夭”和“不屑”。呜呼,谁之错?

       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发小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发小在抚育孩子的问题上,绝对可以说是伟大的。“伟大”这样的词,我一向很吝啬去用,但是用在作为父亲的发小身上,却是“词尽其用”。

  在孩子那里,发小作为父亲,是“大树”。无论孩子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发小给予孩子的,从来都不是“劈头盖脸”的训斥,也不是空洞苍白的说教,而是传递给孩子“有爸爸,爸爸会为你遮风挡雨”的踏实。发小说,我是孩子的父亲,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撑起天空的时候,我们要给他们撑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不管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要让孩子心里有一份踏实:爸爸是我的靠山!发小说,“大树”并不是宠溺孩子,文豪也有关在“小屋”里反思的时候,但是,孩子需要父亲的时候,一定要张开怀抱,护佑孩子,即使孩子做错了,也绝不能推出去。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次的家长会,发小即享用过老师的表扬,那是给文杰的,也享受过老师的“劈头盖脸”,那是给文豪的。即使这样,发小从没有因为学习的原因厚此薄彼,甚至还因为老师因成绩而否定文豪的全部而和老师起过争执。发小说,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我的孩子,都是优秀的,我会让你看到优秀的文豪!想想,我们这些孩子的监护人,有哪一个会为了孩子回击过老师的否定?发小,却敢这样做,他随时让孩子知道“爸爸一直相信你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如果没有爸爸的“信”,哪来会来孩子的“服”?!

     其实,发小这棵“大树”,护佑的不仅仅是孩子,爱人,妹妹,还有家里的老人和他关心的人,如我。

      发小在孩子那里,是“灵魂”。发小的付出,不是“不舍得吃,不舍得花,都给了孩子”那种,除了这些,发小更注重跟孩子思想上和心灵上的沟通。发小说:我和孩子之间,沟通无障碍!单纯的说教不可能“沟通无障碍”,不降下作为长辈的身段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沟通无障碍”,不在孩子最无助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大树”的护佑也不可能“沟通无障碍”,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同样也不可能“沟通无障碍”!发小常说: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父辈给我们的,是饿不着,冻不着,没有条件让我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能走到今天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打好地基,地基打牢靠了,孩子们就可以踏实的在上面建高楼了。我理解他说的地基的意义,不止是财力,更是人之根本。父亲的心,是深沉的,更有着超长的远见!“打好地基”,需要一代人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我能体会发小的非常人付出。“夯实地基”是他的使命!

    孩子们在发小心里,更多的是以“赏识”的目光关注着他“生命的延续”。发小从不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哪个孩子更优秀。发小认为,两个孩子各有所长,因人施教必将都很优秀。哥哥文豪不喜欢学习,但是情商很高,所以,发小从来不强迫他学习,却经常把文豪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为人处世,立人立业。发小欣赏文豪的处事能力,说文豪前途不可估量!如今的文豪,是大学的学生会干部,是一个信心满满,处事井井有条的青年。弟弟文杰正好与哥哥相反,喜欢学习,对其他少有兴趣。发小就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孩子安心学习。发小说,文杰喜欢学习,那就创造条件,让他学习。只要是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哪怕是一个小时三百元的辅导班,发小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现在的文杰虽然已经在为考研做准备,却也不再是“书生”,为家人做一些事情也成为自然。文杰的变化,应该是哥哥文豪的传帮带吧!

   父亲是孩子的父亲,更是孩子的导师和朋友。发小说,他最幸福的时光,便是孩子们放假回来,一家四口在一起。

      和谐,和美的家庭氛围不是说说就能达成的。她需要全家人的付出,更需要全家人的包容和爱。你钢我强,家长作风,应试说教,都不会形成的良好的家风!家庭里缺少灵魂,那只会是散沙一盘!又何谈传承!

     小时候,父亲是树,为儿女遮风挡雨;长大后,儿女长成大树,父亲,便是那深植于土下的根,只有根深,才会叶茂!!!

家风

     

相关文章

  • 奇想

    家风宽松,这是普通人,家风严谨,这是书香之家,家风粗放,这是土豪,家风教条,只是有钱人,家风随和,这是贵族,家风笃...

  • 家风

    家风是什么 你我在探索 家风是祖传的宝 家风是善良的花 家风是书香世界 家风是千年的烟火 家风是千年的脉搏 家风是...

  • 树立好家风,推进好风气

    有了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清则社风清,好的家风是家族最宝贵的财富...

  • 家风

    家风如泉 纯净干爽 家风如歌 不绝余梁 家风如山 巍峨雄壮 家风如诗 意味深长 传承家风 永世流芳 牢记家训 责任担当

  • 我将家风伴身行

    我将家风伴身行 ----世贸学校张秋月 家风是什么呢? 家风是一种教育;家风是一...

  • 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三个征兆,有一个,就很了不起!

    好家庭,有家风;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古训讲:“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 好家庭,敬祖承德;好家风,润泽后世。 ...

  • 好家风成就幸福人生

    家风如短笛,能奏出悠扬的曲调;家风如清茶,能把纷繁的世界沥清;家风如溪水,在代际间潺潺流淌;家风如花香,于...

  • 我的父亲母亲

    最近,各地单位都在畅谈“家风”。因工作需要也提笔写了家风。但这里,我不说家风,只想将家风文中涉及父母的部分放在简书...

  •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新时代“家风文化+”推动乡村振兴调研实践

    加强家风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精神内核显成效,家风文化促发展。东至县依托浓厚的家风文化底蕴,形成“家风文化+...

  • 你家有家风文化吗?

    你知道家风文化吗? 家风文化有什么作用? 怎么建立家风文化呢? 昨天上了惠然老师的《家风文化共建》课程,就浅谈下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os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