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以前非常听话,父母说什么他就就听什么,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但是到了13岁左右,却发现自己的孩子爱玩手机,爱看电视,并且常常与自己对着干,也不和父母说话,动不动就爱生气,有些时候甚至沉迷于游戏,父母多说几句,有可能就会离家出走等等,甚至,跟黑社会的一起拉帮结派。这些都是属于叛逆的表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孩子出现叛逆的呢?其实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你过去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逼出来的。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之前,她与妈妈有一个心理脐带在连接,就如她在妈妈的肚子里与妈妈通过生理脐带连接一样。
这样的连接具有这样四个特点。
第一,单向输送,第二具有开放性,孩子是毫无保留的在接收,第三具有隐秘性,那是不容易被发现的,第四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在这期间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打骂和指责,则会让孩子成为心灵的孤儿,根据统计,我国有8500万的留守儿童,他们都是属于心灵孤儿,而还有更多的即使爸妈在身边,但是孩子却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关爱,他们同样也是属于心灵孤儿。
当孩子进入叛逆期,也是孩子的性格转向期,孩子的心理脐带开始脱落,这个时候孩子就可能出现新账旧账一起算,过去,父母对他的打骂和指责在今天都会一一的还给父母,导致父母与孩子出现了沟通不畅。因为在过去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当中,父母每打一次孩子、骂一次孩子、指责一次孩子,在孩子的心里就会升起一丝坚冰,长期的日积月累这个坚冰就会越来越厚,所以还会出现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中国的父母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属于权威教育,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父母的要求都是正确的,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接受。但幼小的孩子他是多么的无助,当他被父母打骂、被父母指责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无助,他只能很无奈的依靠着父母,因为他要靠着父母吃,靠着父母喝,靠着父母穿,甚至还要靠着父母上学,因为除了父母,除了这个家,他无处可去。所以在他幼小的时候,他只能顺从。一旦有一天他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理脐带脱落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所谓的叛逆。但其实孩子的叛逆真的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那么当孩子叛逆的时候,我们父母究竟该怎么做呢?
这时父母要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融入孩子,把你的专注力放在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方面。比如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与孩子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了解孩子在学校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要了解他提出要求的原因,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够理解孩子,才能够融入孩子,最终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才可能不会出现叛逆,或者孩子的叛逆期就比较短。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拿出稍微多一点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在陪伴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让他成为一个身心都很健康的孩子。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孩子教育的问题,可以联系我,我们一起学习、探讨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