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经营顾问大石哲在《靠谱: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中讲到一种思考模型叫做云-雨-伞的思考模型,本质上就是对问题本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者的比喻,此模型在职场尤其凸显重要性。
“云”就是问题,是一个事实,可以通过感官得到的实际情况,有了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就像看到云我们会思考天气变化,根据多年对天气变化的经验得出可能会下雨的结论,最后做出出门带上伞的决定。
因此,云-雨-伞理论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经过分析问题的思考过程,内心做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最终做出一个正确的行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正确思考模型。
实际上,这个思考模型在我们生活当中一直别使用,比如当你听到日本留学生江歌被杀案时,观看网上相关采访视频深感痛心,决定在其母亲发起的请愿书上签字;同事今天加班,你担心劳累过度,给予精神上的慰问;听到父母说最近身体不适,担心他们身体是否健康,于是请假回家看望父母。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876/606de0927596ac89.jpg)
生活中我们其实已经将云-雨-伞理论内化于心,但在工作中却总会产生遗漏现象,导致工作进度缓慢,被上级批评,重复做报告等。以汇报工作为例,制定方案和建议如果不按云-雨-伞模型会产生哪些漏洞呢?
001仅仅提交数据,报告繁琐,重做率高
很多职场新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向上级提交一份报告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数据,将网络编辑等同类问题给予整合,再从网上查阅资料,复制粘贴后给出小观点。典型的头重脚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陈述事实上,图表和数据很花销,而遗落掉最重要的思考和结论部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没有多少见地,做出一份失败的报告。
002数据分析部分少,导致最终方案太突兀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876/02de8ef571f82da8.jpg)
当你收集了大把的案例事实、数据资料时,直接通过数据的呈现就要求做出行动,整个报告不但不完整,而且会出现行动无效率,无意义的情况。正如天空中出现大片云,那么下楼取快递需要带伞,就是没有思考的过程,下雨也进行时和将来时之分,时间也有长短,因此自身的行动是否有必要也是需要关注的点。
003逻辑混乱,混淆当下事实,结论说服力差
倘若你将查阅的资料作为当下事实的数据分析,从各个渠道挖掘信息,从而借鉴他人的思考结果,就会产生本末倒置。
即使结论再有说服力,也不能与你要思考的问题匹配,上级分不清是你的思考还是资料中作者的思考。领导会认为你没有认真做调研,没有自己的思考,你们的交流会很有障碍,更没有意义。
因此,学会掌握云-雨-伞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职场中,坚持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练习过程中,结合拆书读书便签法,将每一个问题写在便签上,对每个问题做出5W理论分许,通过5W理论和事实问题的链接点不断延伸自己的思路,不断拓展问题,将问题深入,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最优方案,使上级心服口服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876/0e24401733e48de2.jpg)
当你学会这样的思考方法,在工作中不论是对接工作还是做报告,都会有很清晰的结构,很强的逻辑呈现,相信坚持做这样的思考模型成为职场达人不再是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