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有道传统大菜,叫做“三件子”。就是三样食材放在一起炖一锅汤。由此引申开来,还有晋级版的“五件子”,顶配版的“七件子”。食材也是多种多样,一般约定俗成有鸡、鸭、蹄髈、猪肚、鸽子、猪爪、火腿……丰俭由人,搭配随意。
老底子,三件子砂锅是婚宴或年夜饭的压轴大菜,且还是殷实人家才会有这规格。一般人家是见不到的。
原因?还用问原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哪怕七件子,拆开来细数,每一件也都是家常小菜,并无山珍海味。只不过要凑齐了这些食材一起炖一锅,还是不容易办到。一般人家,谁家里会备着那么巨大的一个砂锅?
时代不同了,价值观也不一样了,现在最花费不起的,还有时间和心思。三五七样食材要一样一样收拾准备,也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
星期天,懒得动脑筋翻花样,干脆直接炖一锅三件子。这是实实在在简单明了的粗暴满足。
为毛不奢侈到底,玩一把大的?实在是砂锅的大小,限制了想象的翅膀。
这次的三件子是蹄髈、猪肚和老母鸡组合。火腿是点缀,不占名额。
猪肚的前期处理工作有点麻烦,未免引起各位看官的感官不适,我就不发处理过程图了。
总结起来就是:里里外外用刀刮去粘液,冲洗干净。粗盐揉捏两遍,冲洗干净。面粉加醋再揉捏一遍,冲洗干净。翻过来,剪去多余的油脂,焯水(水中放花椒和黄酒)后捞出来,冲洗干净。
我数学不好,一共需要冲洗多少遍,你们自己数吧!至此,猪肚的前期处理工作圆满完成。
鸡和蹄髈分别焯水后冲洗干净,相比猪肚的处理过程,这两样简直就不值得一提。
这次的蹄髈实在不像个蹄髈,又是用力过猛反而不美!这是特意花了大价钱买的某品牌蹄髈,店家剁开后反装在盒子里包装好的。回家拆掉包装翻过来一看,蹄髈成了方肉!
火腿一定要处理,切掉边缘一圈发黄的皮肉,骨头也不用。这些东西如果去除不彻底,炖出来的汤会有油耗气,绝对不能做人家。处理完之后的火腿切薄片,用开水冲泡后捞出来,加黄酒浸泡几分钟,冲洗干净备用。
所有食材全部放入砂锅,加冷水、加葱结和姜片,水一定要加足,中途加水,是炖汤大忌。
水开后撇去浮沫,加黄酒,转小火慢炖2个半小时。
有没有发现,猪肚是翻过来入锅的。这是偷师来的大厨秘籍,这样炖出来的猪肚颜色不发黑。
一个小时之后,香味开始绕梁。
两个半小时之后,关火完工。是不是特别简单?只需加盐调味,上桌之前洒点白胡椒粉。若不是因为有猪肚要去腥,这胡椒粉也是可以省略的。
这锅汤上桌,每个人都喝了三碗以上。喝汤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其实都是极其矛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