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学竞赛,成绩没有以前好,我总结了以下原因。
第一,当别的班都还在复习时,我认为我们班复习够了,已经开始学习新的内容,也就是后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了。当时觉得只是新学习一些计算知识,对前面的内容没有影响。等快考试时再复习上几天应该没有问题。可事实是,昨天运动会,今天就考试,等于最后一次学习是上周五。当然,这都是一些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还是学生学的不够扎实,不够牢固。
其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里,一些和三角形、四边形面积有关的综合题应该给学生开始渗透,即使他一开始没有学会,但毕竟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认为基本知识点已经教给学生了,但实际上,学生是否掌握是另一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是不是也应该让学生开始接触。
第二,通过这次考试也的确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不够,也不深。第一个应该改善的地方就是作业本。这段时间忽略了作业本的使用,导致学生在规范方面钻了空子,犯了一些低级的计算错误。作业本是学生最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也是教师必须面批面改的作业。这点自己应该加强约束,重视起来。当然,这是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可是因为有成绩的挡箭牌,所以才没有及时改正,不应该等到成绩恶化才去改正。
还有,对学生的作业不能只停留在对答案,学生批改的层面,也要适时的抽查亲自批改一些学生的作业,从而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最好。
第三,当学生考试不够理想时,教师更应该冷静。发脾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做为,才可能挽回损失。
近段时间感觉学生的状态没有刚开学时好了,是不是也得考虑自己的言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有破坏性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能不能在说话之前都先思考几秒钟:这样的话说出来有什么用?会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又会不会损害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就是,感觉自己最近也在偷偷的关注别人,事实证明这样不好,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容易让自己没了方寸。
总之,学生成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的语言情感,近期班级的主流舆论,学生整体的状态等等。无论有没有问题,班主任都要尽可能的表现的淡定从容,不失风度。让学生感觉到,跟着这个老师不会吃亏,不会走错路。当然,当问题出现时,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发脾气了之。
学生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改变,所以用固有观点去看待他们,对付他们,当然会有很多无效无力的时刻,教师也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班级,看待教育。
最后,可能就与一个人的执念有关了:期中考试怎么了?难道期中考试和月考有什么不同吗?就因为期中考试会和老师的量化挂钩?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重视期中考试不重视月考,也太功利了吧?
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