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实?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是真实的吗?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真实的吗?靠理性推导,在逻辑上自洽的定律是真实的吗?其实,很多我们习以为常、认为再正确不过的东西,在哲学里都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我们关于这个世界所相信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基于信念的。在过去的时日里,大多数人相信上帝,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现在,我们基本都相信科学展示给我们的图景。有很多东西,例如原子和遥远的星体,我们没法直接看到,但科学家们的解释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于是我们便相信这样一个世界的真实。但我们头脑中的那个世界是千真万确的吗?相对论和量子论告诉我们,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状态,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那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呢?千百年来,哲学家们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什么是最真实的东西的研究,在哲学上称之为本体论。有人认为物质和科学证明的东西最真实,也有人认为上帝与灵魂最真实,无论持什么观点,我们思考实在,就是要明确不同事物的真实性是有区别的,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区分世界上哪些东西是最基本和最无可置疑的,哪些东西不是。
「实在」是一个评价性术语,它是一种衡量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什么是最基本的和最真实的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太阳东升西落,天气变化万千,好奇心让我们不满足与表面,而要去寻找背后的规律与确定性。古代的人们用神话解释这一切,后来人们转向了上帝,再后来则是科学。「实在」的概念就出现在事物的外在显现和内在本质的区分中。我们借用不同的本体论观点来解释世间各种现象的原因。
通常来说,我们会把亲眼看到或者亲身感受到的东西看作真实的。但以前的哲学家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理性治下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坚信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而不是用严格的实验来验证,因为他相信的就是把理性的对象奉为真实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本意是「自然学(物理学)之后」,亚里士多德将其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之后,所以用了这么一个名词。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实在,试图弄清存在与事物的本质。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什么是最真实的存在;宇宙论是另一个分支,研究最真实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在本体论中,我们一般用两种方式来检验「最真实的」:
a、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
b、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
从神学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依赖于上帝,而上帝本身不能被创造或毁灭,故而上帝是最真实的。而从科学角度来看,基本粒子也有同样的特点,故而是最真实的。可见形而上学的传统一直绵延至今。
最初的形而上学家
泰勒斯
据说是西方第一位哲学家,他认为:水是最终的实在。当时古希腊人认为世界是由土、气、水、火四种元素构成的。尽管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泰勒斯的结论错得离谱,但重要的是,他已经意识到了世界看起来是什么与它实际是什么之间的区别,在那个时候可以算得上天才的创见了。
前苏格拉底唯物论者
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学生,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我们永远无法经验到的「原料」(apeiron,无定)构成的,我们只能知道这种原料的显现。阿那克西美尼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认为万物由气构成,气凝结成水,水凝结成土。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的本源是火,因为万物流变,无物常住。
这些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本体论相当朴素,但他们都试图从神话的体系之外找到一个解释日常的现象世界的系统。德谟克利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微小的、不可毁灭的基本成分构成,他将其成为原子。原子以不同方式组合形成基本元素与世界万物,万物都在变化,但原子是永恒不变的。这已经相当接近与现代科学的图景了。现在有人认为,最终实在不是物质,而是能量,是力与能量状态产生了物质;也有人认为,最基本的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某种更基本的成分——物质-能量,即可表现为物质,也可表现为能量。无论如何,直到今天,关于实在还在继续,但形而上学这种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在两千多年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早期关于实在的非物理看法
前述的古希腊哲学家都认为实在是某种物理的东西,同时也有一些哲学家并不这样认为。在毕达哥拉斯眼中,数是最终实在,因为其他物质都会变化消失,但数是永恒完美的存在,世界秩序都依赖于它。
按照一贯以来的观念,实在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但有一些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对此提出了怀疑。巴门尼德是其中一位,他认为万物生灭不已,因此并不存在最真实的东西,我们的世界是完全不真实的。另一位则是前面提到的认为火是万物之源的赫拉克利特,因为火变化无常,他更进一步提出,变化才是实在。这就与实在是不变的东西矛盾了。「人不可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便是他对万物皆变化的阐释。但这个看法如此极端,以致他最后也没将其完全坚持到底,而是在变化背后又加了一条永恒的原则——逻各斯(Logos),作为不变的根本存在。科学的时代,大家认为自然定律正如逻各斯一样是永恒的,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今天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也认为,所谓的自然定律也处在变化与模糊中。那究竟什么是实在?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通过前面这些形而上学的争论,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观念。一种认为,世界是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的,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为唯物论。另一种认为,世界的本质并不是物理的或物质的,而是像精神、心灵或数这样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为非物质论(通常说的唯心论是比非物质论更强的说法)。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伴随着哲学史,也有许多哲学家试图把这两者调和起来。
柏拉图的「理式」
柏拉图就试图把唯物论和非物质论统一起来。他也认为实在是不变的,而我们日常经验的世界是变的。赫拉克利特所谓的「逻各斯」,柏拉图将其唤作「理式」(Forms),是一种非物质实体。
举个例子,古希腊人研究的几何就是一个「理式」的世界。我们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或者平行线,哪怕用再精密的尺规,画出的边也不可能完全是直的,平行线也不可能完全平行,总有一些误差。但在几何的思想中,就存在着内角和严格等于180°的三角形和绝对平行的平行线,这就是「理式」。柏拉图认为这些完美的三角形和平行线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更为真实。
柏拉图把我们日常经验的物质世界称为生成的世界,它会变化、消亡,其真实性要小于另一个「理式」的世界,柏拉图称之为存在的世界,它是永恒、非物质的。柏拉图的全部哲学就建立在这两个世界之上。《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寓言」便是对其的阐述:洞穴里的影子是一种幻象,即生成的世界,而洞穴外的阳光才是更为真实的存在的世界。我们只能通过理性而非经验才能把握存在的世界,而哲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要用理性来理解实在,而不是被感官牵着鼻子跑。
你可以说柏拉图也没有什么新的创见,只是用「两个世界」的框架把前人的观点综合成了一种世界观。但这种整合的想象力,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觉得老师搞出的「两个世界」有点扯,完全不必整这么麻烦。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的日常世界就是完全真实的世界,并不存在另一个世界,而事物的形式(forms)就在事物本身当中。他把构成实在的东西叫做实体——即真实世界中的个别事物,如花草、鸟兽、山水、人等等。他同时也保留了现象与实在的二分,指出这些实体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理解的,比如我们熟悉日常生活中的这一部分宇宙,但对整个宇宙的本质所知甚少。
从早期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都在试图去叩问真实,去理解、解释这个世界,其中不少观点也颇为现代。最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起了两座巨大的城堡,后世的哲学家在这两千多年里也不过是在这两座城堡上添一些砖瓦。不得不说,古希腊这帮哲学家,确实是够厉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