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一词意指某事进行下去毫无意义,但放弃又嫌可惜。
这个词语的联合贡献者是曹操和杨修。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曹操带兵攻城,却久攻不下。欲进兵速战,因马超死守而未果,欲收兵,又恐蜀兵及部下耻笑,正犹豫不决间,厨子来送饭,汤中正好有鸡肋,他遂令当晚的口令为“鸡肋”。属下皆茫然,惟有军师杨修悟到了曹操的心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便让兵士做撤退准备,曹操知道之后,一怒以祸乱军心为名,斩了杨修。可以说“鸡肋”一词传世,是杨修用生命为代价换得的。
所谓鸡肋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在目标选择和价值判断中的两难心态,人们对现状既不满又有所留恋,既无改变现状的勇气,也无选择的胆量,便会徒生幽怨。困苦的生活并不会浇灭理想的小火苗,蚕食掉追梦的热情,但“鸡肋”生活会。
当觉察到自己已经陷入“鸡肋”生活时,该怎么办呢?
厘清几个问题。
1.你确定那真的是“鸡肋”?
很多时候,现在所认为的“鸡肋”,是我们曾经苦苦探索、不停追寻、求而不得的“鱼与熊掌”只是当习惯了“天天红烧肉、顿顿女儿红”的日子,再好的珍馐美味也会味同嚼蜡。这个时候,可以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所谓的“鸡肋”是否曾被你珍视过?现在食之无味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已经缺乏挑战性?还是你只享受追逐的过程,而非这个事物本身?又或者是因为,你追寻它,只因为大家也都这么干?
2.“鸡肋”也是肉,换个心态认真啃
用比较专业点儿的话说,就是接纳与认可当下自己的状态和处境。然而话说起来太容易,听起来比较欠揍,但有一句鸡汤说得很有道理:当你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时,就安静下来,积累能力和条件。
处理鸡肋的最重要原则是认同,鸡肋情绪大多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接纳和不满意。心理学认为鸡肋的情境被人的因果两维认知所建构,用多元的角度看,这种情境只说明当事人正处在对多种可能的选择状态中,而非两难状态。
人生其实跟网络游戏很像,线索曲折离奇,情节选择多种多样,可从小虾到大神,也不能一蹴而就,日常、副本、跟生活中拉拉杂杂的小事一样枯燥难耐,但不重复地打怪,是没有办法升级的。有时候,你认为的“鸡肋”生活,只是因为你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你吃上鱼与熊掌。
3.果断舍弃,找到真正值得的“鱼与熊掌”
有时放弃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卡耐基在处于鸡肋心理时,认清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冒着忍饥挨饿的风险拒绝了别人让他当总经理的请求,他曾经给自己立下规矩:“问题解决之前,尽可能地全力思考。事情决定了,就不要再忧虑”。
在作出自己的选择前,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可以仔细考虑,不必马上回答出来,也没有正确答案。
1.目前的状态中,是什么使我感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我的人生理想与当下的现实是矛盾的吗?矛盾点在哪里?
3.选择“食”,我最终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4.选择“弃”,我最终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5.在“弃”的过程中,主要的困难何在?有无克服或应付的办法?
要记得,弃与食,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无论弃与食,那个最后的结果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该负责任的,不是那块鸡肋,而是你自己。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看上去寡淡无味的鸡肋式生活倒会不离不弃地常伴我们左右。用文艺一点的词语形容的话:我们必须向那些不想坚持又难以割舍的生活致敬。它们是组成我们每一个清晨黄昏的最小构成元素,是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它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想坚持又难以割舍的,自己身上那些并不满意、却聊胜于无的部分。
毕竟人不能总去做那些看上去“非常有意义”“非常伟大”的事情,允许自己生活中“鸡肋”事件的存在,允许自己身上“鸡肋”部分的存在,实际是对自我价值更大程度上的认同。也是对生活真相的一种清醒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