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一本书,名为《逻辑学入门》,书中罗列了88个逻辑学常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作为入门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小片段都反映了一个逻辑学常识,但是看完以后感觉什么也没记住,因为专业术语太晦涩了,比如“二难诡辩术”、“滑坡谬误”、“诉诸个体”等术语,可能因为此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导致难以理解到位。暂时先有个大致印象,等到1-2年后,随着自己各方面经验的累积,再回头看感触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大家当即有难以理解或难以处理的事物,不要太执着,学会暂停或学会换个角度,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就比如很多时候我们非要找寻一件东西,但是怎么都找不着,过段时间后,它自然就会出现了。看完一本书,不要想着把内容全吃透,那是不可能的,好的书籍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反复品味的。
每次看完书都要有所收获,无论收获多少,都是值得的,我读完这本书,脑海中仍然存有记忆的地方。首先,有个滑坡谬误,即“上不了好学校,将来就会变坏吗”。文中谈到之前有部印度电影《起跑线》(恰巧我也看过),讲述的就是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上升为中产阶级的拉吉夫妇,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而四处奔忙,由此引发的一连串故事。剧中,拉吉的妻子米图,不愿意让孩子重复他们年少时的读书经历,一心想让孩子远离他们曾经受教育的学校,每次丈夫拉吉对孩子上学的问题发表与她不一致的言论时,米图就会抓住,哭丧着脸,开始一段经典的碎碎念:“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中学;进不了好的中学,就没法考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不能进入跨国公司找一份好工作……这样孩子就会被同伴撇下,孩子就会崩溃,最后孩子就会学坏,然后吸毒……”,每每听到“吸毒”这样的结局,拉吉就会被妻子吓得不行,赶紧认同她的想法。可能我们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想的,以至于从孩子在肚中开始,就会进行胎教、出生后早教、上好的幼儿园、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嫁好的伴侣,过好的生活,仿佛这一切都是连锁反应,家长们不顾一切,要确保中间的每一个环节不出意外,一旦某个环节出了意外,就会发生不好的结果。这就是逻辑上的“滑坡谬误”,是指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我们当然知道,这些都绝非必然会发生,也许它们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也是可能亦或是不发生,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生很多这样的想法,她为什么那么优秀,哦,是因为她父母是知识分子,从小受良好的教育,有着正确的人生引导,毕业后家中有钱可以供她出国留学,留学后依靠关系收获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工作后家人介绍找了不错的人生伴侣……很多人很容易出现视觉模糊,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客观因素,从而觉得自己混成这样也是理所当然。无论是正推还是反推,我们都可以形成一连串的因果,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没有好的出身,人生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即一开始的原因会直接导致最后的结果。所以要正确看待这种逻辑关系,每个环节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我们也不要被这种思维固化了,很多家长感觉都魔怔了,其实拔苗助长的结果终归不是好的,很多时候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善于发挥孩子的长处,而不是执迷于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不要总给自己找借口,每个成功的人也许会有运气、机遇等成分,但是最终决定的还是自身能力,每个你所羡慕的人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之外,本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句话说的好,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是你真正该考虑的问题,所以你没理由不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