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是个不错理念,所谓底线就是自己能接受的最差情形,比如高考能考上多少分就行,工作能先挣上花销的就行。
理解教育三字经这句话,“水半杯乐与悲,看有乐望无悲;高不成低不就,低能成高能就”,就是这个理念。
首先就是底线思维,接受最差情形,“低能成高能就”。
有人拜师学习投资股市期货,人家问爆过仓没,没有不教。
没有经历过最差,不能接受最差,就不会有最好。
底线思维的对策就是分类应对技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预”就是预备接受最差情形,提前备好最糟糕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举例,毕业到大城市工作,生活成本高,职业发展前景未知,到底能不能站得住,接得住,当下不好说,这时候表达“先闯荡看看,能行就留下,真不行回家乡就是”。
这也是“先苦后甜”人生观,最大苦都可吃,其他不在话下。
其次就是积极思维,积极关注,这也是“趋利避害”人性观,只不过对别人要像对自己一样趋利避害,技术就是积极关注。
“水半杯乐与悲,看有乐望无悲”,就是内心积极关注的结果,能够积极关注人事物,暗含前提是把自己放到示弱者位置,毕竟平视或者仰视才会看到别人积极点,而把自己放到弱者位置需要心理强大,这就是“强者能示弱”。
积极关注,意味着主动示弱,善于自嘲,承认局限。
举例,能够看到别人身上优点,“靠技术吃饭挺好的”。
再次是辩证思维,对立统一,一体两面,也对应着“心生万法”世界观,技术是反义词就是同义词。
很多生活例子,比如会刹车会开车,会摔倒会轮滑,会止损会炒股,会自嘲会自信,会示弱会强大,这就是生活辩证法。
举例,投资界有个说法“盈亏同源”,同样一笔钱,买入资产,涨价了,盈利可观,一旦下跌了,亏损严重,这就是矛盾。
小结,底线思维让人预测、接受、应对最差,对应人生观先苦后甜,分类应对技术;积极思维让人共情、示弱、清零,对应人性观趋利避害,主动示弱技术;辩证思维让人智慧、超脱、冷静,对应世界观心生万法,对立统一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