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作者: 心理咨询师陈祉含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8:18 被阅读0次

修学课59-61【菩提心如何发起之七因果】 心得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课(五十九)

这期法义主要是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于有情修习平等心。

1,何为平等心?本论里是指“自己要对一切众生生起没有贪爱和嗔恨的心理,具备平等心”。

2,修菩提心之前为什么要先修平等心?因为凡夫的特点就是好恶的情绪明显,只有改变了贪嗔引发的好恶之心才能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否则,即使修慈悲心,也是有分别的!

3,如何修习平等心?首先,要从两个方面来修:第一,从众生角度来想,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不应该对众生分别爱憎;第二,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众生在无尽的生命过程中,都曾经是我们的亲眷或仇敌,所以也不应该分别对待。 其次,修习需要一个次第:中庸---亲友---仇怨---一切众生。逐次的观修,才能修起平等心!

第二,菩提心的修心次第。导师在本期第二讲视频,立足于《道次第》全论,讲了一遍菩提心的次第修学过程,一共分为五步:

1,先观修菩提心的利益:权时利益和究竟利益。

2,菩提心的修习土壤---七支供,通过七支供的修习打开我们的心量,帮助我们获得修学菩提心的一个良好的心灵环境。

3,在修习菩提心之前先培养慈悲心,在这部分导师提出了菩提心的五支修法:理解--同情--接纳--帮助--无条件帮助,从五个方面随时考察和检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菩提心修行。

4,菩提心的修行要以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行为基础。

5,修心的具体方法: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菩提心是平等一味的,就像大地承载万物而不拣择,就像虚空容纳山河而不分别。具备大悲心和平等心这两种心行,菩提心才能发得到位,发得圆满。否则,很可能夹杂着个人情感,是狭隘而短暂的。

相关文章

  •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修学课59-61【菩提心如何发起之七因果】心得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课(五十九) 这期法义主要是两大部分内容...

  •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修学课59-61【菩提心如何发起之七因果】心得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课(五十九) 这期法义主要是两大部分内容...

  • 58课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道次第修学课---58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五十八(大悲为大乘根本) 进入上士道的修学,越来越多的出现菩提心...

  • 236.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不召而自来”的意思是为大家做事,利益万物,利益众生,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这样的人,就算不去召唤大家,大家也会向你...

  • 如何利益众生?

    私教班/如何利益众生?/寒雪孤月/1757 在这末法时期,我们如何明白二利呢?而利益众生? 我们知道众生皆是以“自...

  • 利益众生

    从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在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日买了很多很多供品。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

  • 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其实是有因缘的,种下了什么因就会得出什么样的果。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以众生为根基,做些对众生有利的事,不伤害众...

  • 修学回向功德来圆满菩提

    今天学习⑸修学回向功德来圆满菩提。 如是勤修诸善根 为除无边众生苦...

  • 皈依

    皈依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的发心,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 中等的发心,是为个人解脱而皈依; 下等的发心,是为...

  • 谈谈(六十二)|见性

    真正的为自己而活,是为众生而活。为众生而活的,其实,是为自己而活。----李率 真正的,活成了自己,其实,便是众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ax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