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本针灸课程
第一章 肺虚阳实热证

第一章 肺虚阳实热证

作者: 经方针灸派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9:58 被阅读0次

很多针灸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用针灸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治疗感冒、发烧等外感疾病疗效都不明显。那么,针灸究竟能否对外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呢?答案是肯定的。采用日本针灸的理论与方法治疗外感病,往往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疗效,大大提升患者和医生的对针灸的信心。

肺虚阳实热证,就是针对外感疾病的证型。

一 理论基础

这个证型一共六个字,三个词——“肺虚”,“阳实”和“热证”。这三个词概括了这个证的主要病机,即肺虚是阳实原因,阳实是热证的原因,热证是临床表现。肺虚,可以理解成肺脏的功能差。阳实中的“阳”,是指的阳气,而“实”是指的过多,过剩,合起来就是阳气过多过剩的意思。热证,指的是机体产生以热像为主的症状,比如发烧。所以这个证型是在说,肺脏的功能衰弱,不能推动阳气,导致了阳气在某个部位的积聚,堆积,产生了以热像为主的症状。

这个病机看似十分简单,实则不然。如果不信,可以试着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肺虚,肺脏功能差,具体是指肺的什么功能?肺虚的原因又是什么?

2.这里的阳实,可不可以发生在除了肺脏以外的其他脏腑?如果可以,发生在哪,什么情况下发生?如果不可以,为什么?(思考题1)

上述问题关系到病机的具体过程,后续的针灸治疗也是基于此过程发展而来。下面我就说一说肺虚阳实热证的详细病机。这里包含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二 病机与分型

病机:肺主皮和毛,表现为控制体表毛孔的开合,这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个方法。这就是肺脏的功能之一——把体内的阳气输送到体表——太阳经,并且循环于太阳经(太阳经的阳气有两个来源,还有一个是胃,胃把阳气给肺,然后通过肺循环体表;胃还可以直接把阳气传到体表)。毛孔开合得当,太阳经阳气循环顺畅,就不会产生阳气淤积的情况。如果太阳经中的阳气少,或者饮食起居,情志等因素造成的肺虚,那么阳气就不能正常循环。此时,外感寒邪,结果就是,有些地方阳气不足,有些地方阳气淤积,阳气淤积的地方就是阳实。阳实导致了发热,而阳气循环不到的地方造成了冷的感觉,同时身体为了产生更多的阳气,或者说为了让肺更加努力地驱动阳气循环起来,产生了寒战。到此,这是肺虚阳实热证的第一种类型——太阳经热盛型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太阳经的热被阳明经的热代替,这是第二种类型——阳明热盛型。可能这时候还会有寒战的症状,但是会很轻,因为这时候主要是胃在补充阳气。可是,此时如果肺还是很虚,不能使阳气正常的循环,那么胃里产生的阳气,连同津液一起(为什么热和津液一起?思考题2)就会滞留在腠理之间,产生项背发紧,眼鼻发干,酸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此时,不能发汗解热,还可以造成呕吐腹泻的症状(为什么?思考题3)。这就是“寒邪入里化热”的病机。

三 诊断

1.望诊

寒战发热时,脸红,眼睛水汪汪。舌干,少苔或者没有苔。

容易发生肺虚阳实热证的人毛发比较多(为什么?思考题4)。

2.脉诊

总体肺脉虚,表现为右寸、关重取时不一样,肺脉偏虚。但是当所有的脉浮强时,很难发现不一样。

太阳经热盛型:浮、快、紧。

阳明经热盛型:有一点大,浮、快和盛。

浮、快代表阳气(热)淤积在体表。紧代表寒邪治病,同时有寒战。脉大和盛是因为,阳明经热盛,寒颤消失,广泛的积热使得所有的东西扩大,放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内伤杂病导致的阳明经阳实热证,不是外感引起的,脉会浮、大、有力。重取,涩。

3.腹诊

无特异性表现。如果有,应该来于患者体质或其他疾病有关。

四 治疗

1.太阳经热盛型。

这种类型患者往往发热,寒战。针灸治疗中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留针,不要留针,不要留针。补肺虚和补卫气在这个证型中最重要,因为一旦太阳经阳气充足,循环顺畅,发热和寒战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这是根治疗。

补法分两种:

第一种,补肺虚,防传变:经渠穴,经渠穴属金,补肺;太渊穴,属土,母穴,补肺;神门穴,防止寒或者热更加深入到少阴经。

第二种,补卫气:用针尖轻轻地接触皮肤,不用套管(套管压住皮肤时可虚弱卫气)。把针尖压向皮肤表面。针尖顺着经络走形的方向,压在皮肤上(一般用左手)侯气到来。气来的时候,表现很多样。可以是经络区域皮肤温度上升,皮肤变温,也可以是微微的出汗,发烧减轻。

泻法也可以灵活应用在本证型中。泻太阳经的阳气积热,选金门穴,至阴穴和少泽穴。选择经络上有硬结的地方(代表这些地方有积热),进针1-3mm,持针,等待硬结变软,起针时左手开穴,并向下按压。如果针孔周围皮肤很红,可以多针刺几次。另外,米粒灸的效果也很好,一般5-7壮米粒灸。知热灸也可以。

2.阳明经热盛型

这个证型,补肺虚和补卫气还是最重要的,同时,由于营气中的积热太多,泻营气也同样关键。

补法:同太阳经热盛型。

泻法:泻阳明经营气的积热。阳明经泻商阳穴、二间穴、合谷穴。同时,还要尽可能找到的所有过盛的气,泻之已达到经络中的气的平衡。这些地方就是身体上有硬结的地方。一般是沿着,太阳经或者阳明经走行附近。

如果细针效果不佳,可以用粗针刺络放血皮肤颜色暗的地方,或者积热的中心,或者暗红色的血管。例如,井穴放血。

五 讨论

熟悉伤寒论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上述证型的表现和太阳经证中的麻黄汤和葛根汤证相似。池田老师用《内经》和《难经》的理论解释了伤寒论两种证型的病机,并结合经验提出了针灸的治疗方案。当然,太阳热盛型可以用麻黄汤治疗,而阳明经热盛型可以用葛根汤治疗。针、药、灸结合疗效会更好。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回答文中的四个思考题,或者提一些意见,请您留言,方便与其他小伙伴一起交流。

相关文章

  • 第一章 肺虚阳实热证

    很多针灸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用针灸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治疗感冒、发烧等外感疾病疗效都不明显。那么,针灸究竟能否对外感...

  • 身体虚弱_各种身体虚。医生告诉你各种“虚”,看完你比医生还专业

    常见案例 生病:发烧(实热证),嘴唇干(缺津液虚证),输液还口干(热泻了,津液没补进去)。 实中夹虚 泻实补虚例:...

  • 中医考研 | 备考之中诊重点

    五色主病 赤热戴阳黄脾湿 白虚气血阳寒证 寒瘀痛证青黑共 青风气滞黑肾水 赤色:热证,戴阳证; 白色:虚证(血虚、...

  • 中医考研 | 中诊

    五色主病 赤热戴阳黄脾湿 白虚气血阳寒证 寒瘀痛证青黑共 青风气滞黑肾水 赤色:热证,戴阳证; 白色:虚证(血虚、...

  •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痰热壅肺证) ,又称痰热阻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导致肺失宣降而表现出来的肺经实热症候。主要...

  • 凉性食物

    凉性食物的作用 凉性食物适用于阴虚或阳亢,或者暑、热、燥外邪导致的内火、虚热等“热”证。如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

  • 人参与党参

    人参与党参,二药均能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和扶正祛邪,常用于肺、脾气虚证,气津两伤证,以及正虚邪实病证...

  • 中医辩证之寒热辩证

    1.寒证:寒邪入体,表现为感觉冷凉等情况。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多为实寒证。身体虚久病,属于虚寒证。 2.热证:热...

  • 【收藏】血热证要分清实热与虚热

    血热证要分清实热与虚热——点击收听语音 大宝最近一直心烦、流鼻血,而且痰里面带血,这个情况就是前面讲过的血热证! ...

  • 病由心生

    中医讲究: 诸阳不通,必生实热。诸阴不藏,必生虚热。阴不化阳,令人虚寒。表气之闭,令人恶寒。 有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肺虚阳实热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b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