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主病
赤热戴阳黄脾湿
白虚气血阳寒证
寒瘀痛证青黑共
青风气滞黑肾水
赤色:热证,戴阳证;
白色: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黄色:脾虚、湿证;
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黑色: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癫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痰气郁结,神机逆乱);
狂证:精神亢奋,狂躁不安,躁扰不宁,狂妄打骂,动而多怒(暴怒气郁化火,煎津为痰,痰火扰心所致);
脏燥: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一室(心胆气虚,心神失养);
痫证: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
脉象分类
浮洪乳散芤革,沉伏牢弱;
迟缓涩结,数疾动促;
虚微细代短,实滑弦紧长。
望舌形:
老嫩:辨虚实。
胖瘦:胖大---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瘦薄---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刺: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裂纹: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齿痕:脾虚、水湿内盛证。
望舌态:痿软,强硬,歪斜,吐弄,颤动,短缩。
恶寒发热
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
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
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蕴结;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阳泻;进食辛辣,热蒸于头。
半身汗:痿病、中风、截瘫病人,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
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
心胸汗: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
阴汗:下焦湿热郁蒸。
月经后期:血寒、血虚、血瘀。
月经先期:脾肾亏虚,冲任不固;热证。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脾肾亏虚。
月经过多:血热、脾肾气虚、血瘀。
月经过少:血少、阻滞。
崩漏:血热、血瘀、气虚、阴虚火旺。
闭经:血虚、阻滞。
经色淡红质稀:血少不容。
经色深红质稠:血热内炽。
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兼小腹冷痛:寒凝血瘀。
经期腹部冷痛:寒凝、阳虚。
小腹灼痛拒按,平素带下黄臭:湿热蕴结。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气滞血瘀。
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干货请关注公众号:高教医考 ,更多刘应科老师的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请加中医考研交流群:101666193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