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关于写作 生活
第八篇,管理篇: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花开。

第八篇,管理篇: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花开。

作者: 拈花惹草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15:53 被阅读0次

    什么是业报,简单的说就是行善行恶之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其实,在佛教传入中土之时,对于业报的解释或翻译并不完整,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什么时候报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引。广大人民群众对坏人逍遥自在,好人不得善终,心存怨念,耿耿于怀。

    公元334年,东晋的时候吧,发生了一个对佛教今后有巨大影响的大事件,慧远大师出生了。单说一件事,你就知道这位大师的厉害了,他创建了四字真经,对,没错,就是阿弥陀佛。这位大师对于中土佛教发展的贡献,可谓始祖级别的。也正是这位大师,在其所著的《三报论》当中,详细解释了业报,他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一语既出,善人听得心慰,恶人听得是心惊胆寒啊。善人说,我得继续行善,为后辈积福积德,恶人说,我得赶紧做件坏事,压压惊。

    自家养的建兰市长红

    真的有报吗?远未可知。今生都未见到,后生之事谁能知?

    奇怪的是,很多恶人,都信佛,而我佛香火照收不误,是否我佛过于慈悲,还是要等猪养肥了再杀,只是不知道这只猪要养到几生。

    可能是俗人的缘故吧,我只能体会到现世的喜怒哀乐,世情冷暖,并由此而欢愉或痛苦,来世的层次和境界我是达不到的。

    现在看来,但凡精神类的东西,主要还是要靠悟,无论是佛法,教义,还是心灵鸡汤,所谓佛法无边,不是佛法不高深,而是你的悟性太差,不是佛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是你等的不够长久。哎,一声叹息,怎么说呢,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两者都有着坚信某种理念的特征,但又觉得不怎么对路,起码愚公移山在现世是看得到改变的,而宗教只给你一个空洞的加油口号。

    有些东西作为心灵的安慰剂,美好的祝福或是智慧的启迪倒是可以接受的,再于其他的,不禁就呵呵了。对于信众而言,很难解释东西方不同的神的存在,在现实世界当中,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于是,曾几何时,现世的人们为了维护各自信仰的神权,展开了厮杀,结果呢,现实的战绩却决定了神的命运,有的没落了,有的生存了下来。然而,这不符合逻辑啊,因为神无所不能啊。

    可以说,每一个神,每一个宗教的起源,你都能找到一个人的影子。现在你明白了,是人创造了神,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反之。你想,以神之能力,何须人类为其而战,有何须使徒为期传播教义佛法。而需要这些的,恰恰有一位神,那就是大自然,它需要这些来执行自己的法则。所谓的教义佛法不过是,少数具有高超智慧的人,对自然界法则的不同程度领悟而已。为了更好的传播或分享,理解这些领悟,始创者们,不得不依照自然界已有事物为原形,具象化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神和鬼。很有意思的是,人类确实创造不出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我相信有人会说,你胡说。好吧,不跟你辩驳。因为现有宗教能够存世至今,得益于其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且已能自圆其说。你在客观世界找到的任何可以驳斥的证据,他们都会在主观世界给你以一个饱满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回应。你谈东他谈西,你捉鸭子他抓鸡,一派喧嚣,不亦乐乎。当然,我也不否认一些宗教理论在哲理层面的智慧,但那是另一回事。

    即便是画饼充饥,向善之道也是可贵的。向善使宗教得以存活和延续。实际上赋予宗教生命的恰恰是那些宗教定义为需要被拯救的劳苦大众,因为有着向善之心的是他们。宗教信仰是强大的,但他的执行力却是弱小的,因为他不能真正的惩恶扬善,尤其对恶,他们无能为力,原因有两点,任何宗教说到底都是人工的,是有着人的秉性的,所以宗教本身就是集善恶于一体的,第二个原因,善恶对立存在是大自然的法则,无法改变。

    思想家们把对大自然法则的思考和领悟,对生与死,善与恶,更多的转化为直接的哲学思想。在哲学思考方面,东方的婉约一些,西方的豪放一些,但都充满了智慧。但凡有成果存世流传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自然,向善有德。

    到了近现代,人们开始对哲学和宗教理论创建的少了,几无建树,为何?因为思考已经很深,几无可挖掘之地,宗教的理论体系已经完善到没有什么解释不了的。于是,人们开始转移到具体的现实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现世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很多心灵鸡汤,如何让个体变得更加积极,幸福快乐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指导等等,试图以更多的善,消除恶的影响。

    我个人觉得大自然是崇尚向善的,其本质也是善的,万物生灵和谐相生。事实上,在人类产生之前,这个世界是不分善恶的,大家只是依照大自然的法则生存而已。老虎吃鹿,为了生存而已,不能说老虎就是恶的,鹿还吃草呢,草会怎么说?是人类创造了恶,人类之恶,在于贪婪,这似乎是人类独有的。

    风吹云雾散,晴空一万里,莫道善来晚,佛心从未已。取于这首自创诗,我的网络签名是我心即佛,晴空万里。实际上,佛是什么呀?就是你的内心啊,我始终坚信,善是德之根,是能够生发世间一切美好的种子。你的义务不是去拔掉世上的杂草,而是把自家的园子种满鲜花。与其等待别人有限的还极有可能不靠谱的赠予,何不自己动手让满庭芬芳。

    自家养的睡莲海尔芙拉

    我好像总是习惯性的跑题。为什么说起这个业报呢?因为开篇的时候脑海里不自觉的就想到了这个,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业报的本质是因果关系,如果单讲因果关系,他还是唯物的,其他的就是唯心的了,你就当其它的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吧。

    很多经典的哲理,都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和思考延伸,尤其是自然界所创造的万物的生死存亡,给最初的思想家,哲学家们带来的无比震撼。你现再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不是和小时候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在先前的篇章里,我们多次说过,养花养草,让你更接近生命,了解生命,并感悟其中的哲理。不然,为何,人们总愿意把事物的变化,比喻成植物的成长,因为它离你很近,让你容易理解和接受。养花养草的过程当中,能让你直接直观的感受到这种业报的因果关系。就好比说开花是报,那么管理就是业。在花草的种养过程当中,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一关,关系着花草的生死存亡,乃至健壮繁荣,开花结果。

    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不同的业决定着不同的报。前面篇章中所讲的通风,浇水,光照等等都涵括在管理当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习性,不同的人,就有着不同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论。花草的管理也是分善恶的,很好区分,依照自然法则的就是善,违背自然法则的就是恶。

    这些都很好理解,唯一令人困惑的,可能就是我们开篇所提到的那个,报的时间问题。人们都喜欢立马报,付出了,最好马上就会有回报。其实,最难过的是等待关,任何报都有一个时间过程,只是长短不一而已。在管理篇当中,我想强调的也是这个。遵从自然法则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生的是一种你刻意却发现不了的微妙变化,你既要有付出,更要有耐心去等待。

    善与恶是相对的。有的时候你的想法是好,但行动上却背离了自然的法则,也不能算作是善。曾经有一段时期,我在种养兰花的过程当中,因为短期内没有起色和成果,总是怀疑自己使用的植料有问题,于是自以为是的不断的改进着植料的种类和配比,不断的翻盆儿,换植料,结果使兰花根本就没有一个适应新植料的过程,生长被抑制,只能半死不活的。实际上,植料可能有问题,但问题并没有那么大,只要配之以相适应的通风浇水管理就可以了,也能比较好的生长,开出美丽的花儿。细究起来,由善变恶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耐心等待,背离了自然法则。

    自然的过程通常都是很慢的,对于每一个急于享受成果和成功的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无论是种养花草,还是人生,通往成功和产出成果的路上,亦或想要收获幸福快乐的过程当中,你需要付出两种东西,依从于自然法则的行动和寂寞的等待。

    当你播下种子,浇完水之后,最初你总会不自觉的一天看一次,甚至很多次,问题只有一个,它什么时候发芽啊?随后很容易就会变成了它为什么还不发芽啊?过了几天,你终于耐不住寂寞,把种子挖了出来,结果他发芽了,只是埋在土里,还没伸出土面,让你看到而已,而你在把种子挖出来过程中,又似乎命运捉弄似的恰巧弄断了芽,结果前功尽弃。人生之中,又有多少这样相似的案例和场景。

    有时候我常想,花草都能等得自己慢慢长大,为什么我们却等不得?是因为我们太关注自己的得失了?

    管理是一门学问,一种遵从于法则的学问。就像花草种养过程的管理,需要的是你去遵从,遵从自然法则,而不是去创造新的法则。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通风的时候通风,该光照的时候光照,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治病的时候治病,该等待的时候等待……

    人生的管理也是这样的吧,只有既遵从于自然法则又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最终守得花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八篇,管理篇: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cu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