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原创分享第1829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756天)(2022.6.14星期二)
不记得那是第几次儿童成长营的活动了,记得清楚的是老师与小朋友的互动问答。问的是:“你妈妈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很棒?”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我妈妈揍人时很棒,打屁股第一名。”有啥说啥的贝比。
“我学习很棒时会给我零花钱,觉得我很棒。”孩子可能没完全理解而这样回答。
“……”胆怯的小姑娘不吭声,或许她太缺少与妈妈互动的经验,很少体会到。
“那肯定是打麻将。”9岁小男孩弱弱的嘟哝一句,一脸不屑。
“我做作业时”,哦,原来是妈妈辅导她做作业时他觉得妈妈很棒。
这不禁让人感慨妈妈与孩子的互动:多与学习、批评相关,除学习外少有其他互动情境。或者换句话说,妈妈的这些互动给孩子留下了较为深刻的记忆。
陪伴和教育的方式方法本没有什么对与错,合适就好。但不知怎的忽然就想到了邓超主要的那部电影《银河补习班》,马皓文为了让儿子提高学习的兴趣,他带儿子去感受世界,通过感受来理解古诗的意境,通过感受来学习写作。他告诉儿子马飞面临困难时,你要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去克服它,要自己动脑,要时刻保持你的大脑在思考。也因为爸爸的教育,让马飞在遭遇洪水时,在航天飞机信号消失时能冷静下来,在身边找资源帮助自己。可能有些时候,不以提升成绩为目的的、看似无用的亲子陪伴,才是最有效最有用最给力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