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善友非连续性.逻辑:破“逻辑谬误”

李善友非连续性.逻辑:破“逻辑谬误”

作者: 庞雷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1:55 被阅读0次

人类有两种逻辑方式: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把具象的东西抽象为一般性的概念,也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法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样本、概率性的规律推而广之为各类事物在所有时空共有的规律。归纳法只能被证伪,不能被证明。归纳法有两种维度:空间性归纳和时间性归纳。99%的人类知识建立在经验、观察、总结的归纳法之上。归纳法即使所有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有可能错误。演绎法是基于已知的、确定的思想推出的新的思想和理论。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演绎法推出的东西是能得到证明的。只要大前提、小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人类知识的1%来自于演绎法,可能是最重要的那小部分知识。但是,演绎法也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它的大前提也是来自于归纳法,如果归纳法无效,那演绎法和大前提也无效。最致命的逻辑谬误就是连续性假设,因为连续性假设导致了用演绎法推出的结论也会是错误的。

我们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可证伪性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就是用纯逻辑的方式,反思我们思想背后的逻辑。它的批判对象是思维的逻辑,而不是思维的内容。证伪比证实更加重要。因为再多的归纳都不能证明,只能证伪,并且我们很容易获得证实的证据。我们要认识到用归纳法产生的结论,都具备被推翻的可能性。设置对照组是验证结论是否可靠的有效方式。

能够被证明错了的东西才是科学。连科学有可能是错的,我们也一定会犯错。而一个组织最大的成本就是领导人的尊严和面子。承认过去的自己做错了,才能突破之前经验的禁锢,才能继续进步,面对新的挑战。能够认识并承认自己有可能错了,是证明一个创业者依旧是创新者的标志。

回顾哲学与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哲学起始于对自明的问题产生惊异,科学的重大进步并非来自于无所不知,而是源于对问题的好奇,源于自觉无知后的探索。自觉无知才会去追问,而追问才能找到问题的隐含假设,打破逻辑奇点,从而打破知识的边界。假设自己无知是自我认知升级的唯一途径。

相关文章

  • 李善友非连续性.逻辑:破“逻辑谬误”

    人类有两种逻辑方式: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把具象的东西抽象为...

  • 非连续性之-逻辑“破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 主要是人类的两种逻辑方式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作用和缺陷。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思维方式,借助感觉...

  • 认知革命(1)商业创新4

    认知革命(1)商业创新 4 商业颠覆式创新的认知逻辑 解读学习李善友老师的创新的思维体系 第四章:非连续性与连续性...

  • 第一性原理

    三楼是逻辑 有两种逻辑,归纳法,演绎法。 休谟,提出的非连续性。归纳法谬误,只要有一个反例出来就可以了。 归纳法非...

  • 伟大的产品如何跨越非连续性

    听了李善友教授在逻辑思维的一期节目,李善友讲了他在斯坦福访学一年的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非连续性”这四个字。 ...

  • 《逻辑学》-(8)

    今天学习《逻辑学》谬误。 我们要知道构成逻辑的基本三要素:前提、结论、论证。 逻辑谬误 根...

  • Netflix的第二曲线——增长的逻辑(混沌笔记分享1)

    什么是增长的逻辑? 增长的逻辑:用不变的第一性原理,在第一曲线中找到破局点/失速点,跨越非连续性,将单一要素最大化...

  • 演讲中的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是在论证时出现的错误。演讲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听众要当心演讲者的谬误。 逻辑学家已经归纳出超过一百多种的逻辑...

  • 《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第五章读书笔记

    本书的第五章是非形式谬误。谬误包括形式谬误和非形式的谬误。形式谬误是指论证本身的逻辑形式是无效的。而非形式谬误是指...

  • 4.6 识别常见的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用简单逻辑识别那些常见的逻辑谬误。 这周的主题是“逻辑”,内容围绕“从找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表述结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善友非连续性.逻辑:破“逻辑谬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e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