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去去想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传统教育,总是让我们遵从、遵守,教我们做一个好学生,然后照本宣科灌输一些知识。但是从来就没有问过我们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很多人都对自己想要什么,想得很少,对不想要什么却想得非常多。
不要偷懒,不要高考失败,不要失恋,不要得癌症……内在总是充满着负面的冲突,所有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避免负面影响。偶尔做出的努力,得到的也只是一种内心的慰藉,而没有什么积极性,更别说什么突破阶层,创造奇迹。
举几个例子吧。
恋爱的时候,觉得她真好,好害怕她会离开自己。
所以跟她在一起后,原来的那种追求她的快乐,变成了压抑的感受。担惊受怕、谨小慎微,就怕她会离。只是,你胆战心惊下,她也越来越找不到你原来的感觉了。最终你们的爱情还是失败收场。你总是在想着不要她的离开,却没有想如何去获得快乐的爱情。
有一个人得了肺癌,别人问他想要什么,她想了想,就说自己想着早睡早起,想着多吃点营养品……但是她从来都不敢说自己想要健康。
别人问她为什么不说想要健康?她却总说觉得不太可能,健康是一种奢求。当她在别人不断追问下,她终于流下了眼泪,说自己想要健康。一说出来,整个人突然变得神清气爽了。是的她想要健康,却不认为自己能够享有。
可一旦说出来,就不再骗自己了 ,自己内在紧绷着的情绪,也一下子就轻松下来了。

为什么你不敢说出你想要的呢?
可能太多的失败,让自己失去了信心。不相信自己,怕自己想得目标太高,达不成,被周围人嘲笑。所以不敢去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就想着自己要如何避免失败,内心里各种矛盾冲突,消耗着巨大的能量,而没有激发起潜力与动力。
而正像是“墨菲定律”一样,越是害怕什么,反而什么就越是一定会发生。失败了、失恋了……不是单纯负面的为避免损失而做的各种努力。而是真的去想自己要的是什么。
其实,关注自己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能够激发你的动力、潜力。而且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会变得更加开朗、积极、富有做事的动机、动力。

你想要什么,你的愿景是什么,会激发你的潜力,达成你的目标张力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就很难有创造性,而且你的生活也会变得得过且过,差不多就好。可是失去了追求的人生,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类可是最高级的灵长动物,最具有创造力的神奇物种。那些创造着伟绩的人他们总能突破不可能,书写着一段段动人的奇迹故事。
苹果首席设计师乔布斯,他在设计苹果手机的时候,提出的要求非常严格,机身要多么纤薄,屏幕要达到怎样的亮度。可是工程师总是对他说不可能做到。
乔布斯直接把工程师的借口驳回,让工程师去努力想办法。工程师无奈只好回去继续想办法,。几次三番,竟然在这种不可能的状态中,让不可能化作了可能。
最终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手机,成了一代苹果手机之父。
很多事都是由不可能而变为可能的,莱特兄弟制造飞机,当时科学家都说不可能让比空气重的机器飞上天。蒸汽轮船的创造,当时专家说,不可能在船上烧一堆炭火。还有“V”型汽缸的制造,当时人都不认为会成功的事情,结果却在那些敢想敢做的人手下,变成了可能。
你想要达成的目标,具有神奇的魔力,激发你的潜力,创造力。只要你敢去想,生活中的阻力、障碍就会化作你追求的张力,促进你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

敢想的本质,调动你所有的能量
知道自己要什么,本质上,能够调动你身体、情感、思想……所有的能量,激发潜力。
有种思维叫“以终为始”,也有一种思维叫做“逆推思维”。都是先想好自己要什么,然再逆推到现在一步步怎样做,达成愿望、目标。
达成目标有千万种方法,一种行不通,还有其他无数的可能性。所以你不再受限自己的认知、经历、经验中。
在不断追求,寻找方法而进步过程中,真的就越来越靠近目标,最终达成目标了。

怎么做呢?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并想着让目标落地
一个人越早知道自己要什么,越好。在追求的过程中,你付出的努力,提升的能力,自然而然让你变得越来越好运。
所以,问问自己要的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的梦想。
哪怕你只是个小士兵,也要对自己说,要做一个元帅。这样你就会激发动力,更加用心训练,提升自己。
你想要的会给你带来好运,哪怕生活多坚,蛮多障碍,但想要的会给你无数的道路,勇敢孕育出你的想法吧。
当然光想要什么也是不够的,可能梦想漂浮在天上而不落地。第二步就是想想我们的具体条件,障碍,问题。了解到目标与现状的差距,让我们梦想落实到行动上,产生行动的张力。
此时,我们的潜意识会不断给我们寻找突破环境条件障碍的突破口,助我们达成梦想。

总结:清楚自己要什么,比知道不要什么更重要
知道自己要什么,且勇敢地告诉自己要什么。不要担心过程的艰难,现在能达成否。
这样你的潜力会无限地激发起来,你会有行动的张力,你会自然而然产生非常多的想法。在努力行动的过程中,好运突然就会降临,你也可以书写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