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我记事起,我就很少在父母家住了。
妈妈说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省心,别的小朋友都哭,我甚至都不需要她接放学。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很想向爸妈证明我能行,我很乖,多多关注我吧。结果反而让他们更加放养。也就是从“很独立很行”这一点开始了我波折的借住人生。
我有两个姑姑,大姑姑是我的老师,所有学习问题都问她;小姑姑是我的幼儿玩伴,她孩子心,我特别喜欢跟她玩。我上小学的时候她们刚20岁左右,出去工作不常在家。有一年小姑姑回来了,我好想和她一起住一起玩,自己大晚上偷偷的跑到奶奶家去,第二天妈妈有些生气说让我别回去了。我心想正好,能跟小姑姑多呆几天。可是后来小姑姑很快又离开了,我想回家了,但是不敢提回去的事。
转眼到了初中,家到学校步行半小时,骑车15分钟,因为有早读,五点多就要起,我同行人太少,只好选择住校。高中在县城里,毫无疑问也住校。到了高三,因为宿舍环境有些吵,冬天也很冷,就住进了学校附近的姨妈家。我很感恩姨妈,他们家人都对我很好,那段我一直早起晚归很少和他们碰面,后来升学见面机会更少,一直有一些愧疚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恩。
大学四年去了其他城市,毕业后留下工作了三年,三年里换了四个住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在这个城市七年却没有家的感觉。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纠结,最终下定决心辞职了,但去哪儿呢,本来想换个城市租个房子,后来一位朋友知道了,提出让我去她那里呆一旦时间,我觉得可以,就来了。现在我在这个新城市刚呆了四个月,却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转换阵地,这次是要回家。折腾了20年,这次回家应该能呆上两三个月,将成为我这近二十年在家呆的最久的一次。
我想要开始真正追求我想要的人生,不再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不再为了让亲戚朋友看起来我很光彩,想做我想做的,学我想学的。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但做决定,抛开旧的一切很难很难。现在的我还比较乐观,辞职后省了很多社交的烦恼,很爽的休息了两个月,又认真学习了一两个月,最近参加考试,我看到了进步,这就没有辜负自己。
人生很长,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不想被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牵绊,既然目标明确,就努力向前奔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