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作者: 毛小驴PM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23:43 被阅读0次

    马化腾曾经说过,要做像水与空气一样的产品,现在的微信就是这么一款与水电一样的产品。微信的及时通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的平台改变了很多小微企业的命运,微信的生态影响了很多行业的规则。就是这么一款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产品,成就了今天的腾讯;微信的幕后掌舵人张小龙,成就了今天的微信,这本书是张小龙在2012年腾讯内部8小时演讲的梳理,有些观点比较极端,但就像张小龙常说的:“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思维导图(全书要点)

可以在【毛小驴PM】公号找我要原图/源文件

一、用户篇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的想法、行为全部都是因为受到了环境的影响。理解这个有利于我们去理解用户、场景、需求的关系,用户产生需求的前提肯定是遇到了一个场景,什么场景直接决定用户产生了什么需求

从日常体验中发现问题本质

一款产品能够到达我们身边,肯定是已经经过市场的层层考验了,所以我们身边很多设计都是可以去深入分析的,调起大脑的系统2,多去思考产品这么设计的原因,会出现什么潜在问题,怎么设计可能更好,这样有助于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人性化就是以己推人

平时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要善于捕捉自己的在使用产品时的细微体验,思考其设计合理点/问题点


二、需求篇


对未来的理解比当下的需求更重要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产品,我们应该去思考,未来用户会怎么去使用我们的产品,未来的物品如何进行交互,再去衡量现在手上的需求。要去感知整个时间、空间与用户的变化,只有感知到,才能把握住下个时代的新事物,把握不到只能停留在满足过往所认知的用户需求阶段,

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

微信做漂流瓶的目的不是交友,首要目的是帮助人解决倾诉和好奇的欲望,其次才是交友的欲望

我们做需求也是,不能只看到需求表面的诉求就去想怎么解决,而是要思考更底层的东西,用户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需求、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是什么。看到底层的东西之后,就会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

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能

大而全的东西谁都会做,我们做一个需求时,要把注意力密度集中在主要的场景上,满足主要场景的需求之后再去考虑其余次要的场景,如发朋友圈的主要场景一般都是图片/视频,所以给用户快速发图片/视频的入口,发文字的需求进行隐藏的设计


三、设计篇


抽象方能化繁为简

是否抽象到足够抽象状态,如果没有抽象到这种状态,我们就会把事情做的复杂,抽象需要我们抓住共性,对共性进行处理,如果有100个需求抽象成10个需求,其他的只剩下一些颗粒

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间

我们做出一个新功能,总喜欢去突出他,我们用tips给用户强推,恨不得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是一种极其伤害用户体验的事。其实只有在用户需要它的时候,再去唤醒它,才是合适的方式。

保留变化

如果把一件事情做到的非常到位,做的非常细致完整,那么这件事最后肯定会烂尾,而是要一边做,一遍去看用户的反馈,一遍去复盘数据,根据反馈和数据再去调整最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小步快跑,不走偏路。

四、气质篇


有自己的理念和愿景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意念和理念的时候,所站在的高度就会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会在产品的各个地方体现我们的态度,在决策各种方案时才能有依据

文字反映气质

产品的文字是你和用户的对话,要清晰易懂,向用户表明你是有逻辑且头脑清晰的人;要注意的点就是,不要去刻意讨好用户,因为会拉开你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不抬高自己,把用户当朋友进行沟通。

工匠而不是设计师

设计师在乎的是KPI任务何时可以完成,而只有工匠才会去细心打磨每一个细节

五、UI篇


UI最重要的是条理清晰

我们常常会误以为Ui就是怎么把用户界面表现得更绚丽看着更加好看,但是所有的视觉表现都不如条理清晰、优先级明确更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in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