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考试这天,上一届的两个孩子来找我玩。已经上初一的他们上午结束了考试,下午放假。时隔半年,曾经的稚气孩童转身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几个月的初中生活,改变了他们身上的某些气质,看起来变得沉稳了许多。刚好,班上的学生正因为刚刚结束了三门功课的考试变得兴奋不已,在走廊、教室里大呼小叫。看着他们几乎不受控制的样子我突发奇想:不如让这两个以前的学生来和现在的孩子来一次对话?或许对双方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就这样,在44个学弟、学妹惊奇的目光下,两个孩子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侃侃而谈。我一点也不担心两个“小老师”会怯场,在六年级的时候他们可谓是“身经百战”,读书交流、专题演讲、辩论比赛一轮又一轮。当众讲话的能力,早已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果然,两个人的交流让我颇感欣慰:第一个孩子讲述了他认为的初中生活最重要的两点,一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是学会与别人相处;第二个孩子回忆了自己六年级时的心路历程,告诉大家“你热爱生活,生活也会善待你”。
座位上的44个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讲台上的大哥哥、大姐姐,专注程度超越了平时任何一节课。学长讲完后,他们拼命地鼓掌,像是看到了一场格外精彩的演出那般激动。“初中作业多吗?”“一个学期考几次?”“你们几点睡觉?”“上了初中还有时间练琴吗?”“你觉得初中和小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提问环节开始了,一个个略显幼稚却相当真诚的问题逗得讲台上的两个人哈哈大笑,教室里一片喜乐祥和。我赶紧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难得的珍贵记忆。
期末考试后的这个“彩蛋”,会不会带给台上、台下的同学一些思考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