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中华美德和亲子关系

中华美德和亲子关系

作者: 辛雨晴_099a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17:06 被阅读0次

古人曰:“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生而为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长辈,爱护年幼的孩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爱,就更不能爱别人了。

我曾经在书里面看到过许多有关孝道的故事,那些故事的情节都写的非常极端,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只有两个故事。晋朝初年,有个叫王祥的孝子,他出世后不久,生母不幸病故,父亲娶了继母朱氏。朱氏是个很坏的女人,她三番五次地在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父亲受她影响,渐渐对王祥也产生了成见。王祥失去了父爱,在家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了。 然而,王祥生性至孝,对父母的偏心和不公从无一句怨言。他想,不管怎样,一家人都应该亲亲密密和和睦睦才对。因此,无论父母怎么对他,他待父母仍一如既往地恭敬孝顺,精心侍候。一年冬天,朱氏突然想吃鲜鱼。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的,所有河流湖泊都结了厚厚的冰,到哪儿去弄鲜鱼呀?王祥为了使继母满足,不顾寒冷,毅然来到河边,脱去外衣,躺倒在冰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融化那坚硬厚实的冰块。他身下的冰渐渐融化了,他已冻得麻木不堪。这时,出现了奇迹:只听“扑扑”两声响,冰面自动裂开了一条缝,往外蹦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捉住鲤鱼,别提心里多高兴了。他赶紧回家,给后母做了一顿鲜美可口的鲤鱼汤。看着后娘吃得津津有味的,他心里感到莫大的宽慰和幸福。

从前,有一个叫做张良的少年,遇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虽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精神可嘉,值得人们发扬光大,但是我并不能接受那种没有独立人格的孝顺和尊老爱幼,而故事中这种极端的方式也并不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王祥为继母卧冰抓鱼的故事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孝敬,倒不如说是缺爱,因为缺爱,所以才会百般讨好父母,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而他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并没有想过此举是多么的冒险,一旦自己被冻坏了该怎么办?这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表现,孝敬并不等于愚孝。

张良为老人捡鞋,明知老人是在故意为难自己,其实他并不愿意捡,也明明可以不捡,他又不认识那位老人,干嘛非要凭白无故的去给老人捡鞋,可他却还要违心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给老人捡鞋,说好听点叫做善良,说难听了就是懦弱,他最后虽然得到了老人赠予自己的书籍,成了一位智士,但是却失去了做人的骨气,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孝道是有等级之分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是统治者和下属的关系,古人秉从棍棒出孝子的权威教育,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就连子女的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只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就是杵逆父母,因此才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其实这正是封闭社会人们内心深处对爱情的压抑和向往,我觉得真正拆散他们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父母,而是当时社会的封建制度,这也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悲哀,虽然这只是作家杜撰出来的小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现在的社会提倡民主,也越来越重视亲子关系,就连幼儿园和学校也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个爱的互动,父母的思想观念也不再信从传统的棍棒出孝子的权威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要比过去的孩子幸福得多。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有时也会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能够和父母平等的相处,但是由于我们承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注定了难以做到完全的平等。当父母无意间伤害了自己,也会渴望父母能够和自己说一句对不起,一句对不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一济治愈心灵的良药,只是很多时候父母总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我觉得最美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父母能够理解子女的心理,尊重子女的选择,把子女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做子女的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多一些体谅,珍惜父母的付出,不要总是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

虽然都说大孩儿要让着小孩儿,但是大人对孩子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小孩儿不懂事就处处偏袒小孩儿,什么事情都让大孩儿委屈求全,认为大的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就理应受到责骂,人们很少会思考什么是让,难道对于没有礼貌的小孩儿也要迁就和忍让吗?其实无论大孩儿还是小孩儿都需要大人的关爱,爱护不等于偏袒和纵容,而是耐心的引导和指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中华美德和亲子关系

    古人曰:“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生而为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

  •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

  • 中华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包含了个体对自己,...

  • 中华美德

    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的一个文明礼仪,就是别人请你吃饭后一定要在一天之内发个信息表达感谢。 以此类推,我觉着别人送给自...

  • 2018-06-09

    代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英民小学“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尊老、敬老演讲比赛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绝该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美德更是...

  • 敬老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们都在学习中华美德,敬老也是我们的中华美德。 我每个...

  • 2018-07-11

    心系老人,真情永传递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发扬这一美德。为了提高和培...

  • 新年快乐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中华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我中华女子素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美称,谈吐之间尽显文人本色,穿着流苏裙,头戴珠釵,外出游玩有丫鬟随从,现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美德和亲子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oi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