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来了
因为刚搬迁下来,除了收拾房子之外,大晟最关心的是一家人的生计。
16岁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的资格。村里恰好包产到户,分到了地的大晟兴奋地一头扎进地里,和父亲一样为了一大家人吃饱肚子,开始向父亲学习如何做一个本本分分地地道道的农民。
像许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南来北往,春种秋收的打工和地里的农活磨平了一个年轻人的棱角,有了孩子和家庭后,兄弟四人成家后和父母一大家子的重担无法从仅有的一点地里不论怎么苦也得不到保障,于是开始远走他乡,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背井离乡种地讨生活的年轻人,哪一年,仅仅32岁,是一个人最有气力和胆量的时候。后来,兄弟几个踏着大晟的脚步远走他乡,无奈父母身边缺少帮手。把理想和远方丢在了年轻时踩碎了的路上的土地里,回家来,用父亲种的树盖了房子,踏踏实实在田间地头挖空心思种庄稼。
二十年的时间里,从二牛抬杠到拖拉机三轮车,农具越用越旧,砍伐过的树林重新种了树苗,已经长成了栋梁,很像是年轻时的自己。即使这样一颗心还是不能安稳,日子是在折腾中一天天度过了,不想干话台子上棋盘里的象棋,是一天天被闲散的农人砸坏的。
种了一辈子的庄稼,突然开始不种地的大晟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干什么,岁数不大,脸上却爬满了八十岁的皱纹。打工的工地早已不会接纳这个年龄的人,只好自己想办法。
出门进门像是丢了魂一样,后来姑侄亲戚的翟老大叫着过去,把攒下的钱拿出了建议搞点儿养殖,即使挣不了大钱,维持生活还是可以。
于是,在岁末的大寒这一天,在八步沙租好了养殖棚,收拾好了人住的房子,开始抓羊学习养殖。
八步沙的冬天很干冷,没有下过雪,也就是在最冷的这一天,下了一场大雪。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被关注自己的命运,父母精心喂养,家人疼爱,送他上学,供他读书,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给予忠告和意见,直到他成年,娶妻生子,工作升迁都离不开身边人的目光。
是的,人类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命运,也从没放弃去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当这个群体的命运发生转折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思考因改变自己命运而做过哪些违背良心,违背道义的事情。
人,往往是自以为是的动物,同时也在小心翼翼的活着。
这种自以为是和小心翼翼的背后,是多么大的阴谋。
如果不是这次有机会,大晟能永远以为:羊是在山坡上自由自在散养的动物,也从来不会想到,羊的一生会这么度过。
凌晨四点钟,大晟在生物钟的提醒下准时起床,今天是大晟第一天去七十公里外的凉州农贸市场抓羊,所以必须得早起,赶八点钟必须赶到市场,不然羊就被别人抓完了。
这是第一天,好奇中充满着信心大晟早就雇佣了一辆客货车,装好了三层的铁栅栏,四点半准时停在了羊圈门口。
临走时,大晟披上了他那批了几十年还没舍得换过的光板羊皮袄,瞪了一眼还在炕上睡得像死猪一样打呼噜的不争气的儿子
天黑乎乎的,三个小时之后到达,时至三九天气,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雪,今天的路上怕路滑所以走得提早了一个小时。
司机和车都是雇的翟老大的儿子,一个年轻有魄力,头脑精明的后生。
一天三百块钱,放在往日,大晟可心疼的买三块钱的菜都舍不得,这不,种地种不动了,只能搞点养殖,听别人说,搞养殖收入还可以,比种地轻松多了。
下午时分,在零零星星的雪花中,大晟装满羊的车子停在了院子,养羊的地方早已用铁栅栏圈了起来,打算每个里面投放三十多只,没钱,先买七八十只养着,不能像别人家那样,养三四百或上千只。
本来这些钱是给不争气的儿子娶媳妇用的,看着那不争气的样子,何时才能讨到个媳妇呢,还不如投资个轻松点的活,维持生计应该还可以。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晟以前养羊都是在上上散养放牧,这儿圈养的经验不足,手头资金不允许。有翟老大,养殖经验丰富,以后所有的希望就靠他了。
羊来了,大晟和他老伴儿的事情也就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