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一种幸福叫做,我不怕别人过得比我好

有一种幸福叫做,我不怕别人过得比我好

作者: 小粉Rosa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3:19 被阅读0次

    著名学者费勇教授解读王阳明的五个生活法则,《做人》以浅白的语言解构王阳明心学,告诉现代社会的我们,王阳明究竟说了什么。这是一本有关日常生活困惑的答案书,一本切实可行的“做人“指导手册。如何在工作中获得幸福?如何找到内心真正的热爱?如何拥有不焦虑的人生?从书中,我读出了答案。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身陷于各种各样的苦恼中,往往在世俗标准和内心追求中左右摇摆。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上班族,常常陷入一轮又一轮的焦虑,刷个微博会焦虑,看个知乎会焦虑,生活中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莫名其妙地让我产生深深的焦虑。而在“三不朽”圣人王阳明看来,解决一切生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做人”这颗种子。阳明将生活的全部答案,归结为“做人”二字——做人,就是做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有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像往常一样放松我的大脑,任它“胡思乱想”。想着想着,我脑子里忽然冒出来了一个想法:王阳明认为做人,就是做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其实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不会因为别人过得比我好而感觉害怕、焦虑,就是最大的幸福。

    大概每个人都很熟悉这样一句话,“你看看人家xxx,你再看看你!”。

    我们总逃不过和别人家的xxx作对比,小时候父母说“你看看人家xxx,人家成绩怎么就能这么好。”长大后父母又说,“你看那个xxx,结了婚孩子都快有了,你再看看你,怎么连个对象都没有。”。跟朋友聊天,朋友说“还记得那个xxx吗?人家现在学历高薪水高,有房有车,简直人生赢家。”再想想自己,背井离乡满怀憧憬地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工作几年依旧常常迷茫,常常害怕不如留在老家的人生活状态好。“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关键时刻的神补刀,总能给你一万点暴击。

    是啊,我们总是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害怕自己落后于人,让自己陷入焦虑的漩涡。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和别人对比永远也没有个头,茫茫人海永远有更耀眼的存在。这个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可是我们总是忍不住拿自己和别人作对比。当我们把自己与更优秀的人放在一起比较,我们的自信心很容易被击得溃不成军,而后便产生深深地自我怀疑,“我不如人家,是因为我还不够拼吗?”“如果我更努力真的也能那样成功吗?”,甚至自暴自弃“反正我一辈子也无法成为那样的大佬,努力也没用”。这样的比较太痛苦,起到的往往不是自我激励的效果,反而引起更深的焦虑和恐慌。世界这么大总有人比你过得惨,于是我们赶快找到一个比不过自己的人,找回一点点优越感。这样的向下比较让我们很快得到廉价的快感,这样获得的满足感足以让人上瘾,但总是重复这种向下的比较对我们的人生也毫无意义。循环往复,漫无休止的比较中,我们的心态起起落落,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更好的消极心理,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如何变得更好、活得更幸福。

    其实,与他人比较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Festinger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优胜劣汰,我们需要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判断自身的价值,更新对自己的认知。所以比较这件事本身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必刻意避免自己的比较行为。

    自私、嫉妒、懒惰、恐惧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因此社会比较下,我们往往就会产生焦虑、挫败感、无力感、消极怠惰等等负面情绪和不好的心态。另一方面,自我认知不明确也会致使我们产生社会比较下的焦虑。很多人从小到大都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考哪所高中上哪所大学,早就被父母提前订好了。他们需要做的只有好好读书,不必考虑其他。又有多少人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人生并不是父母说的那样,考进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能过得幸福。对未来没有目标,对人生没有规划,就像当年考试接近尾声,周围同学纷纷交了卷而自己笔下还是一片空白,除了焦虑还是焦虑。

    常常将自己与别人做不当的比较,也容易导致自我能力感缺失,从而缺乏实际行动。能力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完成一项任务能够成功能力的自我感知。当我们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短板时,积极的反应是我要通过学习和努力填补自己这方面的空缺,让自己进步。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固定性思维,不自主地认为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短处,继而放弃任何行动。这是因为固定性思维让我们认定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失败是自己能力不行。这样的思维下我们忽略了人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提升能力,无论失败和成功都是一种成长。

    想要打破社会比较产生的焦虑,首先就是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比较行为以及比较过后所产生的情绪,认同这些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一件事的失败,不等于人生的失败,一时的能力不足,不等于没有能力。转变自己的固定性思维为成长性思维,学会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对一些事的“无能为力”,吸取失败中的经验教训,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继续努力。当我们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才能激发自己积极的一面,化焦虑为动力。

    当你与别人比较时,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你是真的想要别人过得不好吗?并不是。实际上,你只是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你的焦虑来源于你缺乏让自己过得好的目标或信心,提升自我肯定感也很重要。你的自信程度取决于你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自信程度越低。

    也许因为以前的失败或某些经历,让你对自己产生了消极看法,或者你接受了别人对你的消极印象,而导致你总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配获得快乐或幸福。有人曾经问精神科医生,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提升自我肯定感,医生回答说“人要完全喜欢上自己这件事,在物理上本来就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人才会对自己怀抱良好的感觉。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增加自己‘喜欢做的事’,分散自己能在精神上依靠的对象。”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你喜欢做的事情上,或是你需要改变或提升的领域上。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勇敢地接受他人对你的肯定与赞美,这对于激发自己对自己的认同而后建立自信心也非常重要。

    不同人对我们有不同期望,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我们也不可能同时让所有人都满意,没有必要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满足他人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找准奋斗目标。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如说人生是一场一个人的马拉松,每个人都跑在不同的路上,奔向不同的终点。看向别人没错,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路并向前奔跑。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慢慢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设定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当然,“人生最重要的选项,是说'不'的选项”,我们人生的目标要尽可能明确,而不是样样都要。如果你毫无头绪,可以从想象自己想象中完美的一天入手,尽可能真实和详细地描绘,工作、生活、家庭、朋友、或者生活的状态。仔细观察自己写下的内容,从中分析自己的喜好,比如你更希望自己吧所有精力都投入工作从而获得成就感,还是更注重拥有多彩的家庭生活?逐步细化自己的喜好,在这样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接下来就是为自己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将小目标拆解,并从目标从后往前倒推你能做的事,具体到现在可以实践的行为,在实践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对它进行调整——想要达成这样的状态,你现在缺少什么能力?你能通过怎样的学习与锻炼获得这样的能力呢?

    人们不断把自己放在一场场比较之中与别人较量角逐,想要确定自己会过得越来越好,确定自己能够获得幸福。从来没有一种幸福叫做“他过得没我好”,但有一种幸福叫做,“我不怕别人过得比我好”。我们不可能比所有人过的都好,但“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不必在意他人,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笃定地为之奋斗,活出自己的精彩。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缓缓打出一个问号,每周分享一本好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幸福叫做,我不怕别人过得比我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rh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