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落
文/米山中学204班 靳梦瑶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题记
吃过酒席的肚子圆溜溜的,就像一颗刚摘下来的大西瓜,刚回到家,我就懒散地躺在被爷爷淘汰下来的木藤椅子上。在院子沐浴着午后的阳光,意识和视线渐渐模糊,紧跟着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等到意识回笼,重新清醒的时候已经5点多了,我站起来伸了一下懒腰后就往外面跑,以享受这个周末的最后一点时光。冬天快要来了,村子为了装暖气,到处都挖成了深沟。在深沟中,有许多碎落的小石子,各种各样的。秋风把树上的叶子都吹散了,落了一地,走在上面,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阳光已不像中午那样灿烂,这会儿有风吹来,阳光温柔地散在身上,风轻轻打在身上,很好,很舒服。
刚捡起一片发黄的秋色,就看见了一个自己的影子,回头一看,那橙黄色的目光简直就是那一片的点睛之笔,日落旁边的云彩被染红了。粉红色的彩霞挂在天边,就像天上嫦娥仙子的彩带,构成了一副惟妙惟肖的肌理画,鸟儿们见了这场景还要停留在房顶上欣赏上半天,这还不够,有的小鸟还要飞去找几个自己的朋友来欣赏。
夕阳西下,落日渐渐临近地平线,太阳周围的一圈比其他地方都要红。我把捡来的树叶放在面前,拾起来,竟然发现树叶也闪闪发光。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织女将今天织的彩锦全部收藏了起来,连一点点彩锦也不留给天空。
【师评】这一篇小随笔景随心动,意境优美,文笔动人,呈现出一幅动人的深秋落日图。(点评教师:王宇婷)
2.照片里的时间
文/米山中学204班 庞慧鑫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昨晚睡觉时,突然想去偷看一会儿手机。为了不被发现,我便开始翻箱倒柜地去找爸爸的耳机,找着找着,我便发现了一张十分了不起的照片——爸爸的初中毕业照。
其实我第一眼并没有找到爸爸,而是在仔细观察了很久之后才发现的。
照片里的爸爸个子不算高,也没有站在C位,穿的也不像照片里其他人那样齐整。他只是穿了一件质朴到了极致的校服。虽然这样但是我仍觉得我爸是全部男生里最俊的一个了。
今天起床之后,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是他上学拍的照片中最清晰的一张,也是最后一张照片了。他还告诉我他身后那个看起来破破的房子就是现在的米东小学的前身。
我不禁将照片里的爸爸和现在的爸爸作对比。发现现在的爸爸头发没有以前那么多了。眼睛好像比照片里的大了一点,唯一不变的就是腮上那两抹红色。
看到爸爸的这张照片后,我一瞬间意识到了毕业照的重要性,开始去寻找那个因为自己拍得不好看而被我随便塞起来的毕业照片。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时间的伟大,当我将照片里的人和现实中的作对比时,我发现了,时间原来也可以是这么具体的一张照片。
【师评】这样的日记就是真正的源自生活,有感而发。所以读来既觉亲切真诚,又会有所触动。日常中有很多这样闪光的小事,串在一起,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点评教师:王宇婷)
3.女孩的样子
文/米山中学204班 郭奥楠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正上着美术课,教室里却乱作一团。一开始还只是有人偷说些闲话,可慢慢的那些“不良少年”就越玩越凶。终于,老师忍不住训斥了几句。
这原本和我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当我听到老师那句“男孩子还好,你一个女生为什么也这么调皮?”我手中的笔顿了一下。
认识我的,无一不夸我文静懂事,很有女孩儿样。可我想问,“女孩儿样”到底是什么?其实小时候的我和现在大不相同,以前的我喜欢跟着一群姐姐们到处冒险。实不相瞒,那是我十几年来最欢乐的一段时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渐渐的,家里人对我的评价从“活泼好动”变成了“调皮捣蛋”,甚至拿那些姐姐们做反面教材来教育我。“女孩子,就要文静一点,不能和男孩相比,人家天生就是这种性格,但你不应该是。”于是慢慢的,我开始压抑住性子,做个大家眼里的“好女孩”。直到现在,我也依旧没有冲破束缚,做回那个真正的自己。所以当我再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时,心里只剩下愤怒和无可奈何。
而今这个社会,给太多人贴上了本不属于自己的标签,例如男孩就应该顽皮坚强,女孩就应该文静柔弱。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区别每个人的关键不在于生来就有的性别,而是与众不同的性格。所以并不是男孩活泼好动就是本性,女孩活泼好动就是罪过。这样的刻板印象是在束缚和压抑每一个人的本性。
女孩子,不应该是囚笼里乖巧美丽的金丝雀,更应该是坚硬挺拔的松柏和奔流不止的波涛。
【师评】这一篇日记从一件日常小事入手,不重记叙,而是着重表达了自己对一类现象的看法。能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思考,非常棒。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坚持做那个真正的、更好的自己。(点评教师:王宇婷)
4.古巷馄饨香
文/高平三中 郜浩林
尝一碗馄饨,享一份温暖。
——题记
天冷了,寒风和秋雨似早有预谋般降临到人间,使得人们的脖子缩得更紧了些。在这出门就冻得直哆嗦的日子里,心中总是想吃点热乎的,每逢这时,那诱人的香味就不禁令我想起那熟悉的三个身影。
在我家乡的古城路,有一老巷子,人称“观巷”。在这条年代久远的巷口,有一张黄色的挂了一二十年的招牌。上面那用红笔书写的“馄饨”“小笼包”等字样已不再清晰,但那辆小车前忙碌的一家三口却仍令我熟悉。为首的老板娘母亲,忙着把热气腾腾的馄饨包子送上桌;儿子卖力的摆弄面前的炊具和调料;那父母则在一旁包馄饨、热包子,几十年来,日日如此。
一日深夜十点多,结束补课的我腹中早已饥肠辘辘。骑车到了那个馄饨摊,用餐的人已经很少了,那父母似乎也已回去,只留下儿子一人独自守着摊位。我走上去,见我来了,那叔叔赶忙起身,问“孩儿,吃点啥?”我答道:“老样子,两碗馄饨,一笼包子。”“得嘞!去里边坐,外边太冷!”他一边应和,一边把雪白的馄饨煮下锅。不一会儿,饭就来了。配着虾米和酸黄瓜的馄饨泡在金黄色的汤汁里,大块肉馅叫人眼馋,我开始大快朵颐。此刻,那叔叔似乎也注意到我身上的校服,便走过来问我:“上几年级呀?”我说:“初三!”“初三可辛苦,这么晚才回家。”他一边说,一边又忙着去招呼摊前的客人。吃完后结账,正准备走,那叔叔又说:“路上慢点!初三不要月怕苦,不吃苦以后只能像我一样做小生意。”我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笑笑就走了。
店的规模不大,但食客却不少,几十平米的小屋子,一天却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爆满,即便生意红火,但那一家人对谁都不摆架子,对谁都似朋友一般。有时一些客人无处落座,那父亲和儿子便在店门口搭上棚子,招呼人们快坐;有时不免有人提出一点小问题,他们总能赔着笑脸在端上新的一份,有时馄饨下多了几个,那母亲和儿子也会满面笑容将其免费送给店中的小孩或老人,写到这儿,我想,这家生意红火的老店,开了一二十年之久。打动人们的,也许不是味道,不是价格,更不是热闹,而是那人情、那冷暖、那亲切。感情永远比味觉消失得慢!
每当我来到古巷,端起一碗馄饨,喝的不仅是香醇味道,更是喝得人间冷暖,喝得人情世故,喝得回味无穷……
【师评】古巷深深,馄饨飘香。少年之心,悟得真诚。文气流畅,真切感人。叙写详尽,余味悠长。
5.课堂上的瞌睡虫
文/高平三中 李若溪
在初三的生活里,作业多,睡不醒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为了自己的目标,每个同学都与“睡魔”做斗争,同学们的瞌睡时状态千奇百怪,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点头型”
瞌睡时点头,是大多数同学们瞌睡的前兆,唐雨晨就是这类同学的典型代表。他每次忍不住瞌睡时,头不自觉的低了下去,也许由于自己的意识在提醒自己不要瞌睡吧,头逐渐慢慢的抬起来,就这样循环往复,逐渐形成了点头的“动作”,他的头上仿佛悬了一根绳子,起来下去起来下去,一直在坚持与睡魔做斗争,第一排的他也总是会被“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老师,以及细心的各科老师发觉,站在教室的两侧也许是他苏醒的最好方法。
“看书型”
这类同学通过眼睛看书来进行瞌睡。这类同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为孙梓溪。相比之下,这类瞌睡技艺更为高超。你以为她在看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她以口罩为面具,以书为掩护,眼睛微闭,头稍微低下却丝毫不动,姿势坐的端正,一般人都没发觉,连数学课上数学老师都说:“梓溪为什么一直低下头去啊,是不是一直难受呢?”我们只是笑而不做声,因为只有我们才知道实情。
“毫无破绽”型
当然,这两类同学在这类同学的瞌睡技艺可谓是“弟弟”。接下来我所介绍的这一类“大哥”他的瞌睡技艺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高超境界。把老师们都蒙混过关。这类同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为李然然(原名李浩然,是我们同学之前互相叫的昵称)。上课中的他坐着一动不动,静静的低下头去,眼睛微闭,唯一能说明他没有完全睡着的是他手中的笔还在书上滑动着。他还时不时的抬头看向老师,接着继续低下头去与睡魔斗争。有时与睡魔斗争失败了,完全的睡着了,倒向我这一边,旁边的同学们都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也随之惊醒,然后羞愧的听课。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知不觉的成了他们中的一员。由于晚上睡的太迟,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实在是坚持不住了,视线逐渐模糊,眼睛也不自觉的翻起了白眼。当老师讲我会的题时,我小咪一会,哪怕只有一分钟,如果讲到自己不会的题用力捏醒自己听讲。初三就是这样,要战胜懒惰,才能战胜自己。所以大家要认真听讲,战胜瞌睡虫,战胜自己,加油!
【师评】文章以细致的观察,写了初三课堂上各种瞌睡的状态,结构精巧,语言幽默。(点评教师:张永刚)
6. 假如我是一片羽毛
文/北城中学九(1)班 秦宇晨
假如我是一片羽毛
一片洁白的羽毛
我想要随风飘荡
飘向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
去看奔腾不息的黄河与长江,
去感受万千诗人笔下的荡气回肠
领略了浩浩汤汤
假如我是一片羽毛
我将随风飘荡
飘到被积雪覆盖的大兴安岭
去欣赏那莽莽林海雪原
去想象雪层下肥沃的黑土地
我知道,这就是祖国的最好的宝藏
假如我是一片羽毛
我将随风飘荡
飘到烟雨江南听丝竹悠扬
飘过攘攘洛阳赏诗酒华章
我也飘过了那天安门广场
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假如我是一片羽毛
我将飘过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看中国的地大物博
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看炎黄子孙写下的崭新篇章
【师评】本首小诗大胆想象,以羽毛这一形象来串起飞扬思绪,把对祖国的热爱透过文字传达。(点评教师:李平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