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微博上出现了一封“致绿地集团张玉良董事及各位执行总裁”的实名举报信,称“绿地集团现任高管陈军与其合法妻子、绿地集团现任员工张雨婷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以及严重经济违纪”。

史睿生实名举报信
紧接着5月16日,绿地控股集团纪检监察室发布了一则申明:大意说了正在按内部规定,由集团京津翼事业部纪检监察部们调查核实中。

绿地控股声明
期间绿地期间被连续挂了几天的热搜,在一群网友的吃瓜声中,绿地控股将自己逼上了悬崖边上。绿地控股自己也没有想到,2020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圈”。
尽管不久后绿地马上发声明公关,为了绿地的声誉也是不惜下重手,与陈军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也在对提及的经济问题进行核查。
但是在桃色新闻背后,大家的注意力更是对焦在了其“万亿”的负债,一跌再跌的股价,下滑的业绩,以及越来越差的金融业务。
1、股市一跌再跌
绿地集团于1992年成立,是上海老牌国资房产企业,曾经与绿地比肩的万科,如今市值翻番达到2800亿,而绿地市值截至5月22仅有646亿了,缩水蒸发了2150多亿。

万科A(000002)股票实时行情
绿地控股的股价却从25元左右跌至现在的5元左右,每天的走势都如同心电图,套牢了无数投资者。
今年年初,绿地董事长张玉良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说,对绿地的股价很惭愧,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我们的净资产回报率接近20%,现在每股才7.9元,每股收益差不多300,和我们这个企业真的是不匹配。”张玉良话音才落,截至现在每股已经跌至5.31。

绿地控股(600606)股票实时行情
2、负债问题未能解决
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着力对房企杠杆加以控制。绿地控股也在努力降杠杆,且有所成效,但负债率依然处于高位。
据数据统计,绿地控股2015年末至2019年末净负债率依次为273.99%、288.12%、215.03%、176.33%、155.60%,自2017年起呈逐年降低态势,但始终高于150%。

短期债务为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之和
短期借款和非流动负债合计组成的短期债务已超过千亿,同期货币资金始终无法负担其债务。
2019年末,其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之间存在276亿元的缺口,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缺口扩大至306亿元,同时绿地控股净负债率上升至171.61%,在122家A股上市房企(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中位列第20高。
3、多元战略 地产救市
2015年,绿地集团整体上市后,张玉良确立了绿地要在做强房产主业的基础上,也要加快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这三个领域的开疆拓土。只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股市下跌,债台高筑的背景下,绿地想了很多办法自救,便做起了金融生意,却缺乏强有力的风控。
“大金融”是绿地近年来重点布局的产业板块,并累计形成了债权业务、股权业务、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但是公司次级、可疑、损失三类不良贷款的比重却只见增多,从2018年的1.42%跃至4.2%,截至2019年末逾期金额达20.56亿元。
2014年,绿地的房地产销售额排到第一,但有碧桂园、恒大的后来居上。2018年绿地宣布未来三年房地产要确保销售额5000亿以上,2019年却仅实现了3880亿,排行第六,并且长期在4000亿关口徘徊,止步不前。
近些年绿地一直在倡导多元化布局与转型,在房地产调控的持续背景下,疫情刚刚复苏又被舆论送上了风口浪尖,绿地还有信心从回龙头位置吗?
2020年各行各业都面临洗牌,对房地产业如此,对绿地更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