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参考文章
绿地控股2018年半年报:http://www.sohu.com/a/250671264_406145
绿地集团企业研究报告(2010):https://wenku.baidu.com/view/f7ce4bfc700abb68a982fbc8.html?rec_flag=default
二、成功之道
1、国资背景,并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激发企业活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5955/10e34511a45dcded.png)
2、独特定位:做当地政府想做,而当地企业又做不了或者不容易做的事。
绿地的新城综合开发、综合体、超高层产品模式,与二三线城市当前新城区快速扩张、城市形象迫切提升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符合城市发展方向,以及政府政绩需求。
与政府合作共赢,低成本获地,继而撬动全球资源(设计、规划)、银行资金有效运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5955/ae8ac9b96bbce04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5955/128216adad428850.png)
3、地产核心,相关多元化。
能源、基建、金融等产业,增加银行授信来源,现金流互相支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5955/e1edcb587a751106.png)
三、启示
1、好出身不决定一切,但的确是加分项。与政府相关的行业更是明显,如公共安防、政企网等。
2、独特的产品定位,就是既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能有效满足用户需求。
绿地起初定位新城、超高层,符合了政府提升城市面貌、打造地标、政绩的需要。后续的高铁、地铁等PPP项目、特色小镇,也算是一以贯之。
例如区域服务商做不了、做不到,但全国服务商还没有涉及的服务领域。
3、要善用资源。地产商是善用资源的典范,买地可以先借款,拍下地后可以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能够获取到大量资金,就可以更快更好地改造世界。
4、多元引擎驱动,可以增大收入规模,但是否确实产生协同效应,使得企业整体效率提升,还待观察。相关多元化也不一定强过一元化。
例如绿地商业的口碑一直一般,G-Super除了利用绿地地产优势,还需要更有效定位、整合全球供应链、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另外绿地如此多元化,与恒大纯地产领域的营收仍有差距。
5、充分理解资源的稀缺性。土地资源、位置、政府精力等。
房企土地储备盈利,就是利用稀缺性+放水升值。
也是为什么汽车、电子等商品不涨或不断降价,而房价却越来越高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