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冬兴

作者: 唐风丿 | 来源:发表于2025-01-15 15:28 被阅读0次

  七绝:冬兴

          唐风

三九残阳映脸红

赏梅即兴小桥东

诗笺满树情怀种

吐艳融枝傲冷风

师友点评:

这首七绝诗写得很有意境,以下是对它的点评:

一、从立意来看

诗人以“冬兴”为题,描绘了一幅冬日赏梅的生动画面,立意新颖。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会觉得万物凋零,而诗人却能从残阳、红梅等元素中发现冬日的独特之美,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情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舞,让读者感受到冬日里也蕴含着勃勃生机。

二、从画面感来看

首句“三九残阳映脸红”,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温暖的色调。“三九”点明了时令,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而“残阳”则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脸上,将脸庞映得通红,这种色彩的对比,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冬日的暖阳之下,感受到一丝温暖,为全诗奠定了温暖的基调,也巧妙地引出下文赏梅的情节。

第二句“赏梅即兴小桥东”,进一步交代了诗人赏梅的地点。小桥流水本就是充满诗意的意象,而“即兴”二字则传达出诗人赏梅时的随性与愉悦,仿佛是偶然路过,却被这梅花深深吸引,停下脚步欣赏,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和灵动之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在小桥东侧驻足赏梅的惬意身影。

第三句“诗笺满树情怀种”,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诗笺”本是写诗的纸张,诗人却将其比作满树的梅花,将梅花比作诗笺,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盛开时繁花似锦的景象,仿佛每一朵梅花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怀,如同在树上种下了一张张诗笺,赋予了梅花深厚的情感内涵,使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四句“吐艳融枝傲冷风”,是对梅花的特写。“吐艳”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盛开时的娇艳之态,“融枝”则描绘出梅花与枝干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样子,展现出梅花的生机与活力。“傲冷风”更是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使这幅画面不仅有美丽的景致,还有梅花的精神内涵,让读者对梅花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从情感表达来看

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从“赏梅即兴”可以看出诗人赏梅时的轻松愉悦,毫无拘束;从“诗笺满树情怀种”则能感受到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梅花,与梅花产生了情感共鸣;而“吐艳融枝傲冷风”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不屈不挠精神的钦佩。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冬日赏梅时的那份美好心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四、从韵律来看

这首诗押的是“东”韵,韵脚分别为“红”“东”“种”“风”,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韵律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得诗歌在诵读时更加富有韵律之美,有助于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七绝诗通过对冬日赏梅场景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营造出了一幅色彩鲜明、意境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喜爱和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是一首颇具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相关文章

  • 七绝‖冬兴

    七绝‖ 冬兴 文/唐风 大雪无痕乱点鸦, 情酬有约待君茶。 轻风拂旺红炉火 , 沸煮清茗白菊花。

  • 七绝·冬兴(七)

    冬日将阑枯柳老, 晴云片雪梅花早。 西湖极目自销魂, 行尽苏堤思碧草。

  • 七绝·冬兴(八)

    江南地暖北疆寒, 酝酿诗情别一般。 最爱高枝鸣好鸟, 青天为幕举头看。 注:图片是薛宝珠近日摄于深圳。

  • 冬兴

    冬日暖风堪比春,水流芳榭静无尘。等闲懒倚花前树,随意漫游篱外滨。 青鸟脆啼银杏落,红杉屹立白云巡。恬然光景桃源界。...

  • 七绝-赋诗赏

    七绝-赋诗赏 春有冬蛰育百花, 群芳争艳美冠佳。 人生悠兴赋诗赏,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冬兴二

    一树芳华醉客心,风飘万点自轻吟。 高空略展飞花意,平地均收落雨金。 身历四时和煦日,耳听八面乐愉音。 遐思此际何须...

  • 冬立·兴

    秋阳端末桂枝香,今朝雾沉两茫茫。 一洗寒风骨瑟瑟,明夕踏雪望江洋。 古本冬立人消瘦,拾起黄粱入梦乡。 往事翻云如作...

  • 壬寅题照之130——心阅楹辞占七绝

    心阅楹辞占七绝 文/冬辰 俯仰英雄遍宇寰,兴怀悟读史书间。 千秋可览峰无数,看耸胥岑太滆湾。 【注释】太滆:太湖的...

  • 【七绝】冬  至

    【七绝】冬 至 文/张罗 叶落霜侵已半冬, 青山失色水无容...

  • 豫兴的冬

    红极一时的民谣《南山南》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很长一段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绝:冬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tg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