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许子东老师B站直播回放的时候,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许老师建议我们,疫情隔离在家,可以看点文学作品,看看小说。他自己现身说法,之前wg下乡的时候,看了很多国内外的小说,应该都是经典的书,当然这些在那个年代是很难获取的。那段时间的阅读经历,许老师受用终生,许老师说,看了这些书之后,人生就不会乱了。这似乎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倾向,好像和成功学有点像。但许老师在后面还是说了,读书还是不要有目的的好。
“人生不会乱”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功利主义倾向,这好像是一个有趣的命题。在我看来,应该是这样的,读书的功利主义倾向,应该指读书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且这个目的性是很清晰的,比如可以得到赚钱的方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么。但“人生不会乱”其实是一个玄之又玄的目的,或者说其实算不上一个什么目的。就算是有功利主义倾向,也应该是很弱的吧。
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段经历是,在大四的时候,没事情干,经在找了些书来看。其实小说是一直都有在阅读的。那段时间因缘际会,看了《乡土中国》和《人间词话》,说实话《人间词话》是真的很难啃的,有种任务的观点,《乡土中国》则是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看起来很过瘾,自己也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可能对我自己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说阅读名著,好像真的不多小学时候的那些推荐读物,那个时候其实真的看不懂要说啥的。我记得看过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中小学生懂点什么啊?还是《鲁宾孙漂流记》来的痛快。最近开始看茅盾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是感觉确实是有点意思的,《幻灭》、许老师推荐的《创造》,都是非常的精采。莫泊桑的《羊脂球》也是啊。当然,现在看到这些作品也不算晚。但是不得不佩服,小学的时候班上的一些同学居然就能啃这些书。
最近在微信力看到罗卫东老师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罗老师把经典分成三类,精神信仰的经典、学术思想的经典和审美艺术的经典。三者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同时具备这三种类型特质的文献,自然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圣经》等,只是它们少之又少。上面说的主要是精神信仰和审美信仰的经典。读学术思想的经典,真的是很难诶。我有这个想法,但真的担心自己啃不下去。
罗老师列举的学术经典的几个特征
- 第一个特征。经典,它是一种建构世界的原初的、且常常是成功的尝试。
- 第二个特征。经典还建构了我们的情感世界,塑造了我们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心理倾向。
- 第三个特征。学术经典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十分有趣的开放特性,可作多维度的解读。
- 第四个特征。经典常常是历史选择的。
时过境迁,在眼下的学术界,特别社会科学界,这种高度重视经典阅读与理解方式,似乎已经不受欢迎,逐渐被边缘化。在所谓的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体系中,本科生和硕士生自不必说,就连博士生,也不怎么重视读经典。更常见的做法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即密切关注和阅读本专业的前沿文献,然后选择和锁定一两种方法应用到一个具体问题上,填入数据,很快写出这个主题的论文。这种做法大行其道的原因,一是因为见效快,适合于急功近利时代应付学术评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难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也未下功夫去探索经典阅读的有效模式。结果常常出现博士毕业,却并未认真读过几部“硬书”的情况,长此以往,学术生态受到的损害将是极为严重的。快餐化的阅读其实最终还是伤害学者自己的学术生命。这好比是一个人为了节约时间和钱财,每顿饭只吃方便面,最后造成营养失衡,健康受损。有太多投机取巧的学者,即使因为发表和炒作而得到世俗实惠,但终归会误了卿卿的学术性命,终归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在一个人选题的判断力上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他是否读过真正的学术经典。拿经济学院的博士生来说,常常为博士论文选题所困,写论文也是挤牙膏般艰难。一个问题何以成为一个真问题,一个好问题,靠误打误撞总不是办法,一般来说,不读好书往往就缺乏深度的觉悟,不明就里,一定讲不好故事。阅读权威期刊上的好文章,每每为作者讲故事的精彩所折服,却不知道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来自于其深厚的学术积累,来自于经典阅读所培养起来的问题意识。很多学生的通病是临渊羡鱼而无意退而织网。
阅读经典会有效地延长一个学者的学术寿命。如前所述,如果学术是一棵树,那么经典就是它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根扎深了,就会长成参天树。学者的本体工夫还是对经典的掌握,惟其如此,学术之树才会长青。另一个比喻,做学问很像是造房子,而读经典其实是在打地基。如果你今天不重视读经典,就像你将来的学术生命没有打好地基,你这个房子不仅盖不高,也不牢靠,毋须地震,风吹雨打就会坍塌。当下,我们的博士生培养存在很多重大的缺陷,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学生来说,读书的要求太松垮,标准太低了。该读的书没有读,应该认真读的经典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在读的学生心浮气躁,降格以求,急于完成学业寻找工作。等待将来学术竞争正规化以后,再回头补课谈何容易,而且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根扎不深、地基不打好,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就不持久,他的学术影响力也不会持久。这一点是很多惨痛教训值得吸取的。年轻一代学者,若是要选择学术生活,就一定不能迷失在物质生活的诱惑之中,要秉具初心,对变动不居的学术体制和政策保持警惕,要认准学术事业的核心和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沉下心来坐冷板凳,好好读书,夯实学术事业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