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工作,面对客户时,经常会说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事实也确实如此,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投资是我们必须修炼的一门手艺,所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挣钱再多,不为资金做主,终究辜负了我们的劳碌。
这段时间学习了《得到》专栏张潇雨老师的个人投资课,受益匪浅。之前一直持有的投资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一直认为,要想让资产迅速升值,股票是必不可少的投资工具,也为自己未能在股市阔赚一把感到遗憾。学习完课程后才发现,即使是选出好公司做价值投资,对于如你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投资不是我们的全职,我们也不管理除亲人之外其他人的资金)来说,也是难上加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们没有让自己避开大坑的能力。最普遍的,比如该什么时候杀进,什么时候逃离。以1996年到2015年美国标普500指数回报为例,如果20年持有不动,年利率回报4.8%;如果这之间你错过涨幅最大的5天,回报是年率2.7%;错过10天,回报为年率1.3%;如果错过40天,回报为年率-4%。也就是说,4000个交易日中,我们只要错过其中1%的交易日,20年就白忙乎了。可有几个人可以20年持有不动,或者正好在这40天里持有,并在下跌时恰好卖出?
二、再好的公司,买不对价格,也是要赔钱的。而什么是合适的买入价格,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很难预测,我们能做的,最好是为自己留出足够的心理承受空间。比如,我认为茅台值10块钱,那么等这个价格跌倒5、6折时,买入。买了如果涨了,皆大欢喜,如果继续跌,跌倒3折了,相比之前5、6折的价格,心理压力也会小许多。但如果当初按照自己认为的10块钱买进,跌到3块钱,怕是要崩溃了的。
三、宏观经济分析虽能助力炒股,但那需要多年深厚的功底,和最直接和独特的信息,比如像索罗斯。如果只靠媒体评论、二手分析等渠道,就想把我宏观经济脉动,想都别想。更何况,单就股市来说,著名投资和研究机构先锋领航基金,发表的学术论文表明,股票市场的涨幅和真实人均GDP没有什么直接关联。
四、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其实都是非常糟糕的公司。研究表明,从1926年到2015年,美国一共上市公司超过25000家,但是,活到2015年的,仅剩不到5000家,超过80%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了。即使我们当初投资的恰好是一个时代的伟大公司,且不说概率有多低,就算买到了,靠他赚钱的路途坎坷颠簸,凶险漫长,谁能保证在这辆翻滚过山车上始终不离不弃,即使愿意,恐怕我们也活不了那么长。
《股市长线法宝》一书中的调查数据显示,从1802年到2012年这两百年间,整个投资市场,包括股票、债券、黄金和房产等,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还是其他大部分国家,整体一直都是在上涨的。就连波诡云谲的A股也不例外。而具体到某个阶段,不管哪类资产,都有表现很好和很差的阶段,这也是市场规律使然,而且这样的阶段对市场来说是个小跨度,但对一个人来说,很可能是最黄金的一段时光。
因此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想获取回报,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资,配置各种资产大类,提高自己押中宝的概率,不至于错过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增值机会。所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只不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鸡蛋能生出更多小鸡。因此,“有钱就买房、有钱就投股市、盛世买乱世藏金、国债最把稳…….”等等明显的投资偏好,其实都是不合理的。
多元资产配置,不光指资产品类,还应关注地理位置,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关注海外资产配置。因为,一个资产能不能升值,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不然联系,这个确实反直觉。张潇雨老师给出一个例子,耐克公司的生产地遍布多地,福建、广东越南等都有生产,这些地方每生产一双鞋,价值就会计入当地的GDP。假设该地只有耐克一个GDP创造部门,则该地的经济肯定是增长的,但是,耐克鞋价格产生的利润却大部分都归美国公司。说白了,都是全球化惹的祸。全球化让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没法判断一个国家的资产会不会升值,只投资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有风险的,最好是将不同地理位置国家都纳入资产配置的篮子里。这个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比如,买基金的的话,可以找到涵盖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场,将主流国家一网打尽的基金。如何购买,度娘上就会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