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围炉夜话》第66则

《围炉夜话》第66则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05:35 被阅读0次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注释

    ①名教:指人伦之教、圣人之教,亦为儒教的别称。②嵇阮:指三国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他们蔑视礼教,悠闲自适。嵇康,三国时魏国谯郡人,字叔夜,少孤,在魏国做中散大夫。丰神俊逸,博洽多闻,崇尚老庄。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成、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好,游于竹林,故称“竹林七贤”。喜欢饮酒,因不堪流俗,菲薄汤武,遭人诬陷,四十岁时被司马昭杀害。阮籍,三国魏尉氏人。与嵇康齐名,同为“竹林七贤”之一,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能长啸,善弹琴。博览群书,尤好老庄。因对现实不满而纵酒谈玄,不评论时事,不臧否人物,以求自全。③逾闲:过分逾越礼教,追求闲适。④沮溺之忘世:指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长沮和桀溺,避世隐居,不理世事。主张避世归隐,反对经世济民。

    译文

    君子以钻研圣人之教为乐事,不能像嵇康、阮籍那样放浪形骸,逾越礼教;圣人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不能效仿长沮、桀溺那样避世隐居,不问世事。

    评析

    古人十分重视封建礼教。到了现在,其中的某些封建落后的思想虽然大可不学,但是也要遵守当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做到遵纪守法。嵇康、阮籍的放浪形骸与长沮、桀溺的避世隐居显然也是另外一种情怀。但也有许多悲天悯人、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往往把经世济民、建功立业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大丈夫情怀当然也无可厚非,值得敬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炉夜话》第66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zeedtx.html